图一:心手相印,师生用手语谈心
图二:手工制作,串起一串信心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曾都区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 顺 通讯员 冯学琴
记者去曾都区特殊教育学校采访的路上,年轻的出租车司机不知道特殊教育学校的位置,等到了学校门口,他才仿佛如梦初醒:“噢,天天从这里走过,就是没引起注意,这学校,跟别的学校太不一样了……”
的确,这学校是够特殊的,别的学校门口,常常门庭若市,接送孩子的家长和学生摩肩接踵,而这里的校门口却往往是静悄悄的。校园内,学生是特殊的,智障、听障、视障等各种残疾学生集中显示着人生的不幸;老师是特殊的,将他们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是生命就需要呵护
如果你是老师,你正在教育学生,突然“啪”的一下,学生的手拍到你的脸上;甚至你正在吃饭,一只小手已伸进你的饭碗,飞快地抓起了一块菜……
如果你是老师,你花了很长时间教学生造句,收起作业本一看,歪歪扭扭的笔迹,写出的却是这样的句子:冰箱里有我和姐姐,冰箱里有课本和笔……
“每每看着智障孩子我就想: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都在昭示一个灿烂的生命,也许这朵花开的不够艳丽、不够动人,但只要是生命就需要呵护、尊重和爱!”黄旭林老师说,自学校2000年开办培智班以来,她就一直担任培智班的班主任。弱智学生的自理能力相当差,吃、喝、拉、撒、睡、穿、洗、玩都成问题,在面对这群残疾孩子们时,每一位特教老师都毫无怨言,督促他们吃饭、喝药、穿衣,教他们蹲厕所、擦屁股、洗衣服,照顾他们睡觉,引导他们娱乐玩耍。碰上特弱的学生,这些老师还要时时给他们清洗拉了大便的裤子。
在这里,为一个孩子设计的个别教育计划摞起来可以用尺来量。但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常常会被自闭症孩子的一声哭闹打乱;在这里花了很多时间制作的教具,没到下课就成为学生手中的纸片;一个简单的动作,体育老师要重复示范几十次;一个普通的发音,康复教师要用十几种方法让学生体验,手把手地教导着,从单字的简单话语到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黄旭林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位家长对我说,‘老师,孩子送到这里就麻烦您了,我不能陪她一辈子,总得让她在父母都离开人世时,能自理生活吧。’那一刻,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我们肩上担负的不仅仅是学生简单的成长和进步,承载的还有家长那份沉甸甸的嘱托。”
一次平常而成功的教育
吴如冰老师讲起自己一次对学生的教育:
大伟是典型的蒙古痴呆症,下巴及前额突出,脸中部内凹,小脑扁平,走路有点不平衡,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额上有很深的皱纹。有一次,我问他:“大伟,你几岁?”“三岁”,他说的时候头一偏,嘴巴张得很大,惹得旁人哈哈大笑。我对他说:“这星期回家问你妈妈,几岁的问题一定要弄清楚,要不同学会笑话的。”过了一星期,我经过他身旁,他突然说:“老师,我妈妈说我17岁。”
我本来要走的,又折回来,对他伸出了大拇指。我早已忘记了我说的话,没想到他还这么认真。
吴如冰老师很得意这一次平常而成功的教育,让一个普通的生命意识到生命的历程,意识到存在对自己的意义,这是比教育健全的学生获得了多少多少的高分更有意义的事情。
从特师毕业来到了特校,吴如冰老师已经无怨无悔地工作了18年,学生的衣服破了、扣子掉了、她一针一线地为他们缝好;学生病了,她带着他们去看病,给他们倒水喂药;学生想家了,偷偷地溜出了校门,她就大街小巷到处寻找;放长假了,家长没时间来接孩子的,她又不辞辛苦地把学生送回家。而在教学上,她探索了一套“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引导、促进残疾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和成长。
从残疾人到“社会人”
为了使这些残疾的学生,通过学习最终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 “社会人”,特校开展了缝纫、理发、编织、绘画等职业技术教育。看到残疾学生有的进入大学学习,有的学到技术奔赴工作岗位,成为残而不废的有用之材,特校的老师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陈莉老师说,当我亲眼看见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一件件精致逼真的手工作品在他们手下诞生,一句句不太优美却真诚无比的歌声从他们的口中飞出,一刹那间,我感觉自己真的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因为我拥有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另一片星空。
“既然选择了特教事业,做了特教老师,我们不仅需要具有当一名好老师的信心,更需要有高尚的爱心,和不厌其烦的耐心,去适应这群特殊的学生,融入到他们的特殊生活中去。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让这些残疾孩子能够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也就实现了我们作为特教老师的人生价值。”特校校长蒋斌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