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质量,促进特教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经验共享,着力探索精准适配特需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路径与创新策略。4 月 10 日,由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送教活动在淄川特教中心五楼润善大讲堂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特教和家庭教育研究科副科长任玉娇、淄博市特教教研员陈玉美主任、淄川区特教教研员翟静科长以及省、市兼职教研员、全市特教学校业务校长、骨干教师,淄川区承担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任务的教师共计 130 余人齐聚一堂。
本次活动由市特教兼职教研员于爱爱老师主持,按照课堂展示、述课评课、专题分享三个环节进行。
课堂展示环节,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刘新老师的生活语文《升国旗》,借助丰富的教具和互动游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升国旗的庄严与神圣,培养学生爱护国旗、热爱祖国的意识。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魏伟琪老师的生活数学《认识整时》,巧妙地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融入现实生活场景,以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轻松掌握整时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安排日常生活。淄川区特殊教育中心李俊杰老师的生活适应《与同学手拉手》,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具体情境与动手实践,带领学生进一步体会与同学相伴相助的快乐,提升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三节课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贴合学生实际,向在场教师充分展示了特殊教育课堂的独特魅力与智慧。随后,进行了深入的述课、评课环节,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充分交流了自己的见解与收获,在思想碰撞与经验交融中,本次教研活动切实达成了深度交流、共同提升的预期目标。
专题发言环节,桓台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李丹老师进行了《评估赋能,助力特需儿童康复成长》的主题发言,从研究背景切入,明确指出了精准评估在特需儿童教育干预中的关键作用,详述了手册覆盖身体、认知等多维度评估指标,兼具了科学性与实操性,为教师进行精准评估提供了支持。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于爱爱老师进行了《精准前测,助力特需儿童课堂生成》的主题发言,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精准前测了解学生需求,推动课堂个性化调整,优化教学设计,构建有效、高效的课堂。
任玉娇科长对活动进行了点评,对三节课的教学亮点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从教学实践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她着重指出,课堂设计必须紧密贴合特需学生实际生活,创设兼具趣味性与实践性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位特需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个性化发展支持。此外,要善用评估手册开展精准学情诊断,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深度整合教学、学习与评价各个环节,切实达成“教学评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有力促进特殊教育课堂质量的提升与效率的增进。
活动尾声,市特教教研员陈玉美主任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未来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将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持续优化特殊教育交流平台建设。通过精准锚定学生学情、科学确定教学起点,严格规范课堂教学流程,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研究院将着力构建人才培育体系,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为特殊教育事业注入创新动能与发展活力,助力淄博特殊教育迈向更高发展台阶。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淄川区特殊教育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响应,精心统筹协调,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活动期间,来自淄川区各学校承担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任务的教师与全市特教同仁深度互动,在课堂展示中汲取先进教学经验,于研讨交流中碰撞智慧火花,有效解决了融合教育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此次活动不仅为淄川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 “快车道”,更通过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为淄川区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注入新动能,推动区域特殊教育向专业化、精准化方向迈进。未来,淄川区特殊教育工作者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教学研究,优化教学策略,全力提升特殊教育品质,助力每一位特需学生享有更优质、更精准的特殊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