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流转,岁月悠悠,不知不觉来到淄川特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一路走来,我从蹒跚学步到笃行前进,从懵懵懂懂到风华正茂,几年来,我见证了学校在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步迈进,同时也见证了苔花般的孩子们绽放牡丹似的精彩,更在初心和使命中完善自己的青春年华。
说到“初心”,时间的齿轮就要转到2014年,一纸入学通知书正式开启了我的教育之路。其实在高考毕业填报志愿时并不了解“特殊教育”专业,更感觉“孤独症”“全纳教育”“iep”这些专业词汇离我很遥远,当时的我也是以“初等教育”这个专业进入的学校大门。但是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分专业,那时的我才从导师和学姐的口中知道“特殊教育”、了解特殊儿童。总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特殊教育”,我的回答是“热爱”,因为有爱,所以坚定。于是,我也就与“特殊教育”结下了一辈子的缘。
就这样,我怀着满腔热血投入到特教中。特殊教育的专业性强,课程杂又多,手语学习时的眼花缭乱、盲文学习时的手忙脚乱都是我的日常写照,康复的专业性、心理的多重性、儿童的复杂性充满了整个大学生活。当然期间也发生了一些可爱的事,在实习时遇到了一些可爱的孩子们,那时的我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特殊儿童,总听老师们对我们说有些特殊儿童自理能力差、情绪控制能力差,年轻的我不以为然,但当亲自接触后,才发现事实就是如此。实习时有个孤独症小男生,有次情绪突然异常,在教室里拿起硬物就砸自己的头,把我和同学都吓了一跳,但实习学校的老师对孩子耐心安抚让我触动,也让我对这群“星星”的孩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我也逐渐明白了——教育是让小苔花绽放美丽的开端。
毕业后,我满怀期待和热情投入到特教中。初入特教时,我也曾一筹莫展,培智学校的课程如此简单我该如何去教?如何合理化的安排好每一课时?于是我便带着疑惑向老特教人请教,经过一番学习和实践,我懂得“设置目标,将难度调整到符合学生能力的杠杆界限,同时极大可能激发学生潜能”。当理想照进现实,我才真切地体会到特殊教育的特殊所在。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直指心灵的教育,特殊教育,更应该用心用爱、用善用情做好教育、培育心灵。教学中,我不断摸索、积累、反思,注重缺陷补偿,根据学情设计课堂内容,同时注重生活化,将生活融入课堂。事实证明,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更积极主动了,而我也有幸见证他们的成长与转变。
凯凯,一个22年加入我们班级的孩子。初来乍到,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不适应,对声音的异常敏感使他在面对老师大嗓门说话时,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情绪失控时甚至会扔东西、攻击别人,班组老师都无一幸免。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深知,简单的批评和指责是行不通的。于是,班组内老师一致决定从细微之处入手,用耐心和爱心去温暖他的心,我们尝试用柔和的语调和他交流,用肢体语言去安抚他的情绪,渐渐地,凯凯开始适应了我们的节奏,他的情绪问题也逐渐得到了改善。教育凯凯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我们是苔花般的团队,从不畏惧苦涩,正如赵锡安老师在其著作《走好每一步---我的特教四十年》中所述:“苦虽苦矣,但收获的喜悦却是他人无法体验的。”我们也深有同感“疼虽疼矣,但目睹孩子的进步,那种幸福感同样是他人无法领略的。”
在大家为凯凯的进步感到欣慰时,2023年小升走进了我们的班级。他是一个乖巧内向的孩子,虽然身体小小的,但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入学一个月后,小升的妈妈兴奋地告诉我,孩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在家里不仅积极干活,课上也慢慢变得勇敢了。冬至那天,小升甚至给爸爸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信虽简单,却深深打动了远在外地的爸爸,让他感动落泪。小升的转变让我深感震撼,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身体有障碍,也不能阻挡他追求进步和成长的步伐。他的成长也让我更加坚信,特殊教育的使命就是要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平等、包容、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小苔花虽不起眼,却在风霜雨雪中站稳脚下的一寸土地,其实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老师自己也都如苔花一般,打破环境的桎梏,迎着阳光尽情怒放。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作为特教人,只要扎根厚实,终将收获满园花香,收获特殊教育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