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前,我曾经是一名幼儿园老师,身边是一群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朋友,洋溢着欢声笑语。2020年,我加入特教队伍,面对的是情绪不稳、难以沟通的孩子。这其间的落差,让我很长时间难以适应。但现在,我以自己是一名特殊教育教师而自豪。是什么改变了我?现在,我可以肯定的回答自己,是这群折翼的天使给了我力量,是特殊教育的意义让我廓清迷雾、坚定向前。今天,我想通过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一、盼--初遇见甜美的她
故事的主人公叫紫灵,一位有着严重情绪问题和社交障碍伴随自伤行为的孤独症女孩。
2021年9月,我中途接手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在班组老师的帮助下,我仔细了解班里每个孩子的档案。“紫灵”清秀甜美的照片吸引了我。我期盼她能像她的名字一样,给班级注入灵动。开学第一天,我在人群中一眼便认出了她。我快步上前牵起她的手,同时向妈妈表示,我们会照顾好她的。我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二、愁--感受暴躁的她
很快,事情发展出乎我的意料。
开学第一课上,我发现小紫灵用力地揉眼睛。我提醒她“看黑板”,她却揉的更厉害了。我走到她身边,抚慰她说“手放好,眼睛看老师”。没想到她立刻尖叫大哭起来,使劲用手击打自己的脸颊、下颌,现场一下紧张起来。突然,我想到她特别喜欢画画,我赶紧说“紫灵,我们来画画”。一听到“画画”,小紫灵的情绪平息了下来。一场“危机”暂时化解了,而我却发了愁:以后怎么办?如何避免这种情况频繁发生?
有多少了解,才可能有多少方法。于是,我和班组老师走进了小紫灵的家中……
三、寻--走进未知的她
小紫灵的妈妈为了照顾他们姐弟三个辞职在家,全家经济压力都落到了爸爸一个人身上。家访中我发现,虽然条件简陋、空间狭小,紫灵的家却布置的整洁温馨。我感到这是个心里有光的家庭。
通过家访,我和班组老师了解到几个重要信息:一是,因无法对视,小紫灵小时候在机构训练时被要求眼睛看老师,反复要求造成她发脾气、打自己。二是由于家庭负担重,紫灵妈妈平时情绪低落,每天戴着口罩,不爱与外界交流,但比较擅长做烘焙。
四、探--欣喜守约的她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每个孩子都是一粒发芽的种子,只是时间有早晚,需要老师用专业与爱心来浇灌。
针对紫灵的情况,我与班组内老师共同研究解决办法,一起制定了方案。我们计划通过三个阶段的努力,实现紫灵对“眼睛”一词的脱敏。第一阶段,老师尽量避免使用“眼睛”这个词,把“眼睛看”换成“看”“注意了”或者“拍黑板”等形式。第二阶段适当渗透“眼睛”一词,并马上转移注意力,或采取紫灵感兴趣的东西为强化物,再训练过程中渗透敏感词。第三阶段由点到面,通过提前告知流程、提前约定目标的形式,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另外,我们还邀请紫灵妈妈走进课堂,带着孩子们做烘焙。慢慢的,紫灵妈妈也融入到我们班级,与孩子们和紫灵的交流越来越多。
经过班组老师一个学期的努力,小紫灵的情绪有所缓解,问题发生的频次明显变少了,还收获了情绪以外的进步。比如,她上课起身离座的次数变少了、指着物品表达需求的能力提高了,变得更加懂礼貌,与妈妈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
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小紫灵的每个点滴进步,都让我们班组的老师倍感欣喜。紫灵妈妈也说,她对孩子的信心、对生活的信心也更足了。“人间值得,未来可期”,如果说教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我们的温暖,就是助力种子发芽的阳光。这就是特殊教育的意义,也是我改变自己、以特教老师为荣的原因。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努力,永远保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爱点亮孩子们的心灵之光,为他们照亮----前行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