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区博爱学校是源汇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的一所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主要进行培智类特殊教育,在校学生先天/后天智力障碍儿童、脑瘫后遗症、唐氏综合征等特殊学生群体。学校根据上级工作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扫黄打非”行动宣传教育活动。
一、高度重视,明确工作职责
(一)挂牌成立源汇区博爱学校“扫黄打非”工作站,主要负责校内“扫黄打非”工作。
(二)积极完善领导机构,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胡永杰为组长,副校长张奇磊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三)制定行动准则。根据上级对工作站工作要求,学校制作《河南省“扫黄打非”工作标准》《学校“扫黄打非”工作站职责》,指导规范“扫黄打非”开展。
(四)按期召开“扫黄打非”行动工作会议,重点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和安排,及时交流情况,探讨经验,解决问题,保证“扫黄打非”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五)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职责分工,深入贯彻分层管理原则,各人员、各班级协调行动,为有效推动“扫黄打非”行动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提高寓教育人的实效性。
二、形式多样,丰富校园文化
(一)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开展专题报告,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专题报告主要围绕如何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远离含有宣扬邪教、迷信、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内容开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生动形象的案例,结合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为学生们讲解了法律的重要作用、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的危害性、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告诫学生们要听从师长教导,增强法制观念,从小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要提高警惕,自觉远离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要多读书,读好书。
(二)充分利用校园电子屏开展宣传,使关于未成年人扫黄打非意识嵌入人心。
(三)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扫黄打非”行动主题班会,班主任向学生们介绍优秀少儿出版物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认识阅读盗版的危害,鼓励学生自觉抵制购买非法出版物和盗版书籍、影像制品,以防上当受骗。
三、定期研究,全面动员推动工作
(一)定期召开“扫黄打非”工作会议,重点对“扫黄打非”行动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和安排,及时交流情况,探讨经验,解决问题,保证“扫黄打非”行动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二)与家委会协同开展工作。通过学校家委会,与家长做好协同工作,做好“扫黄打非”行动工作从校园深入家庭,更好促进“扫黄打非”行动开展。
(三)设立举报奖励制度。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相互督促、共同参与到“扫黄打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中来,扩大“扫黄打非”线索来源,制定“扫黄打非”举报奖励制度,根据提供的举报线索,可由联络站信息员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情况,核实立案查处后,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我校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工作,牢固树立了“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呼唤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和谐校园”的思想,从而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扫黄打非”行动一直在路上,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