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C特殊教育信息网
本网讯(通讯员 胡平先)“老师,老师,你想买点什么?咱们一起去购物!”
“什么?购物?明明是上课时间,你们怎么要去购物呢?”
“嘿嘿,我们现在的生活适应课程就是购物啊,你跟我们去瞧瞧吧!”
11月21日,兴山特校启明班的小妃兴奋地拉着笔者的手,要我跟他们去购物。怀着好奇,笔者跟他们一起走进了生活适应课堂。原来,他们的生活适应课堂就在二楼的模拟超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然后对着商品上的价签计算价格,最后拿着模拟钱币,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收费处扫码、交钱。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不仅准确地找到了所要购买商品的区域,而且商品的价格也计算得很准确。为了检验孩子们的生活常识,笔者故意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想买洗发水,应该在哪个区域找呢?要是买苹果呢?”“买洗发水要在洗化用品区,买苹果要在水果区!”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该校校长陈振兴告诉笔者,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将来能独立购物,学校特意开辟专门教室,投资5万余元建设模拟超市,购置了扫码器、打码机,添置了货架、水果、蔬菜模型以及文具、洗化用品等教学用具,并将生活适应课搬到模拟超市,每周两节课进入课表,从认识商品分区、分类,按需选择商品入手,每节课一个重点进行引导,逐渐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购物能力,并将课堂上习得的计算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课堂,深受孩子们喜爱,学习能力、生活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据悉,为了破解残障学生特别是重度残障学生“适应社会、回归主流”的难题,该校切实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树立终身发展理念,以实现学生毕业后能自我服务、减轻家庭压力为底线,以融入社会服务他人、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终极目标,主动探索,大胆改革,在省内山区特校率先开办了职业高中班。在开设基本的文化课程的同时,重点开设了汽车美容、美容美发、酒店服务、社会适应等课程。模拟超市的生活适应课,只是社会适应课的一个缩影。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三年后轻度残障学生能顺利融入社会就业,凭借自己的劳动技能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重度残障学生能增强自我服务技能,改变需要专人照顾的现状,切实减轻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