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区博爱学校:关注情感状态,让学习活动与教学情境完美结合

时间:2017-10-27 16:22:57  来源:  作者:

 C6f特殊教育信息网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充满情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状态等非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的选择任务。智障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对信息的选择更趋于表面与感性,难以按教师的预设“正迁移”。为此在预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吃透教材学科性、读透学生生活经验,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状态。尽量避免情境中的情与学生的即时情感产生负面“共情”。否则一个精心预设的情境不仅不能为教学内容增色,反而会演变成一堂美丽的闹剧。C6f特殊教育信息网

在一节沟通与交流课上,一位教师走进课堂,满怀期待地问学生:“春节里,你们在家里都玩些什么?”见到学生没多少反应,于是“自以为是”地降低难度,“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你们买什么玩具?新衣服?”“哇”的一声,班级里一名女同学哭了起来。后来得知,她爸爸送她来学校后,她已经哭了好长一段时间。教师愣住了,不明白学生为什么哭,没等教师反应过来,紧接着,另一名同学也哭了,顿时教室里哭声一片……C6f特殊教育信息网

这个片段里的“谈春节”环节,本是唤起学生生活经历的一个好设想,但教育对象是一年级的智障学生,又刚从他们十分依恋的家里“被迫”走进学校,父母刚刚离开,有的眼角还挂着眼泪……教师的话题,无疑是一根导火索,不但没有唤起他们的生活经历,反而勾起他们的思家、想父母情感,也就谈不上教学效果了。C6f特殊教育信息网

一个热热闹闹、丰富多彩的情境未必是适合的、有效的。反之,几张图片、几句话语却可能创设一个高效、实用的情境。“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或许是对“适切”二字最朴素、最直接的诠释。C6f特殊教育信息网

 C6f特殊教育信息网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