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区博爱学校: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

时间:2017-10-27 16:03:48  来源:  作者:

  提问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口语回答式的提问,如“这是什么颜色?”另一种是肢体语回答式的提问,如“哪个是苹果?哪个是饼干?指一指。”无论是智力障碍学生、自闭症障碍学生还是语言发育迟缓学生、有语言障碍的脑瘫学生,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他们回答问题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口语的擅长口语表达,无口语的擅长肢体语表达,有的学生即使有口语,也因为对某些问题理解用口语回答困难时也擅长用肢体语言回答。作为他们的授课老师在设计问题进行信息反馈时不仅要明白这一点,而且更要注意这个细节,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表达需要的的提问方式。但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或者是刚调入培智教育系统的老教师,他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比如,听一新教师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在巩固环节,该教师拿一个正方形问一自闭症学生:“这是不是三角形?”,结果这一学生随口答“是”。实事上从前面的几个教学环节上看,这个学生是能认识辨别三角形的。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一该生对是非性问题的理解及回答存在一些障碍;二教师不熟悉学生,造成“提问方式”不恰当:三该教师的应变能力不足。建议换其它提问方式,如“这是三角形吗?”“(呈现三角形、正方形)哪个是三角形?指一指”。该生在这一信息反馈环节中是完全能获得心理成功感的,然而却被我们老师的“专业技术修养不足”牺牲掉了。同样,对无口语反馈信息能力的学生,建议教师设计一些“…指一指”、“…拿给我”、“…放在一起”、“…连一连”等提问方式,帮助学生反馈学习信息。对有口语的学生,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可设计一些口语回答的提问方式,也可以设计一些用肢体语言回答的问题。4XW特殊教育信息网

培智教师设计反馈信息的提问方式要适合于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表达水平。“以生为本”、为每个不同语言障碍的学生设计适宜的提问方式,让每个学生平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培智教师专业技术修养之一,也是教师有效教学活动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细节,值得每个教师去关注。4XW特殊教育信息网

 4XW特殊教育信息网

 4XW特殊教育信息网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