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区博爱学校:读透学生,让生活经验与教学情境无缝对接

时间:2017-10-26 17:12:03  来源:  作者:

 6CT特殊教育信息网

课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备课时读透学生,不仅是备好一堂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们精心预设的教学情境能否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关系的关键。由于智障学生智力程度参差不齐、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他们眼中的生活与普通人认识中的生活可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要从他们的思维、注意、兴趣等特点出发,琢磨智障学生眼中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在他们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唯此,教师预设的情境才有可能为智障学生所理解。否则,一个精心预设的可能成为亮点的情境,不仅不能为教学服务,反而会成为一堂课的败笔。6CT特殊教育信息网

听过一节借班的公开课,为了让学生说哪里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的句式,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列举了几句后,让学生自己说说,没想到教室里一片寂静。于是教师启发道:你们见过什么动物?个别学生说:老虎、猪、鸡、牛……”教师以为快要水到渠成了,赶紧让学生用句式说话,于是有学生回答动物园里有鸡,有鸭,还有狗”“公园里有鸡、鸭、鹅等。显然这样的回答不是教师想要的,这样的情境创设也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6CT特殊教育信息网

应该说,上述的情境是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智力水平的,但还是与该班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差距,即情境的一些要素略高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稍微偏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课堂反应看,该班多数学生仅仅能将动物进行简单机械的归类,且不能将动物园里的”“家里的区分开来。可能一些学生没有真正去过动物园,而且家里有鸡、鸭等。而教师预设的情境又是一个远离学生生活经历的公园里”“动物园里,因此学生只能回答出上述句子。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及时改成家里有……”“教室里有……”“课桌上有……”“宿舍里有……”等,或许就真的水到渠成了。如果学生还是说不出,还可引导学生边看边说,也能完成教学任务。6CT特殊教育信息网

 6CT特殊教育信息网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