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H特殊教育信息网
本网讯(通讯员 胡平先)“老师,我会踢毽子了”“老师,我会拍篮球了”“老师,我今天花样跳绳跳了20多下”…… 4月19日,兴山特校的学生追着笔者汇报他们近期掌握的本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此时正值课间操时间,只见该校的塑胶操场上,学生按班级分成五个区域,有的跳绳,有的拍球,有的踢毽子,还有的跑步,正玩得不亦乐乎。踢毽子的同学,边踢着嘴巴里还念念有词“我今天要踢到8个”,原来是班主任刘秀老师想的“苦主意”:让学生边踢毽子边说一句话,一方面引导学生增加踢的数量,一方面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的能力。拍篮球的同学,有的在练习原地转身拍,有的在训练左右手交替拍。那些跳绳的同学呢,更是花样繁多,热闹非凡。
为了实现“医教结合、智慧康复”教育目标,促进残障孩子的缺陷得到较好补偿,通过运动康复实现身心健康,该校严格落实学生的阳光大课间活动,渗透“阳光课间一小时,幸福健康一辈子”的理念,向外拓展教育课程,向内深挖教育资源,将阳光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引入跳绳、拍篮球、踢毽子等健身项目,确保每名学生课外活动时间60分钟以上。各班根据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运动协调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训练。这些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一到课间活动时间,学校就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运动”的热闹场景,以往因为没有合适的项目而“发呆”、“静立”的情况不见了,孩子们或忙着跳绳,或忙着拍球,或忙着踢毽子,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开朗了性格,树立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