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第25次国际残疾人日前夕,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定制出品,北京综艺博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原创话剧《世界就在我眼前》在中华世纪坛剧场进行汇报演出。
话剧《世界就在我眼前》是北京市残联定制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系列原创话剧的第三部,市残联2014年推出第一部话剧《借光》,2015年推出的第二部《危机公关》。
一部关注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剧
该剧讲述了心理学研究生童心因病导致双目失明。这毫无预兆的突然打击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她曾求医问药祈求奇迹;曾用爱情婚姻来代偿自己的失去;寄希望用心灵鸡汤鼓舞自己;也曾逃避现实自暴自弃。直到母亲的当头棒喝拖着她,拽着她回到了现实的世界。经过不言而喻的艰辛,她成功的完成学业,回归社会。
从表面上,这是一个关于残疾人如何摆脱心理阴影重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的故事。其实,并没有这样简单。每一个人,不论是健全还是残疾,究其一生似乎都会遇到几个在当时看似无法逾越的“坎”。在这样坎坷前,只不过残疾人群体,尤其是后天因病、因伤致残的残疾人群体,因为生理上无法逆转的缺陷更容易被人注意到而已。
而诸如身体疾病、心理抑郁、事业失败、爱情破灭、贫穷潦倒……这样的挫折几乎每天都在人们身上发生。面对这些沉沦者有之,颓废者有之,自弃者有之,自杀者也有之……
童心——她的身上具有很多优秀残疾人朋友的缩影。这不是励志故事,也不是心灵鸡汤,这是他们在绝境中用牙啃出来的一条路,是他们用血与泪编撰出的一部关于如何面对困境、挫折的教科书。
扪心自问,在面对苦难和挫折的能力上,也许我们远没有他们强大……
据该剧主创人员介绍,这是一部心理剧,即真正地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将女主人公童心的“心路历程”作为戏剧发展的主线。方法是创造出“第二个童心”----“妹陀”,她是童心的内心世界外化出的人物。 两个“童心”,在心灵时空上建立一种牢固的、有变化、有递进、有反转的人物关系。在剧中,“妹陀”在“童心”得知自己即将失明的时候出现,这个切入点显得相对合理,容易被理解。一个人在遭到重大挫折、患有重大疾病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容易自我封闭……观众接受起来很容易。在她接受自我,正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过程中,妹陀就成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形象,一点点地再现出童心如何从脆弱走向坚强,从逃避现实到接受现实,最后正视现实。超越自己,成为了这出戏的主轴。
著名歌唱家吕薇担纲女一号
该剧的另一大亮点是著名歌唱家海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吕薇,担纲女一号,出演没有一句唱词的话剧。
为什么会邀请吕薇出任这部话剧的女主人公童心?据本剧的艺术总监刘国超介绍,因为是系列话剧,今年推出的是第三部,故最初与陈导沟通,是要做一部“音乐”话剧,女主角要求会唱歌还要会演戏,陈导说:非吕薇莫属,我当时心里想的也是吕薇,一拍即合。
陈蔚导演介绍了她选择吕薇的原因:“首先吕薇有这个能力演出话剧,她能演好,吕薇是很好的歌唱家,她演过很多的歌剧和音乐剧,我认为话剧与歌剧是相通的,她有这样的情怀,她很有文化,也非常有爱心。吕薇这么多年资助了非常多的贫困学生,她的爱心是长久的。她能够付出,把别的演出推掉来出演这部公益作品,在排练中我多次被她的表演所感动。这个戏有这么好的演员,没有歌唱家与话剧演员的区别。一个歌唱家让她在舞台上一句都不唱,放弃她的歌喉,用表演征服观众,吕薇做到了。”
吕薇扮演的女主人公童心在剧中不仅有大段的独白,更有各种肢体语言,甚至还有边念台词边在地上翻滚、被“举僵尸”等成串的高难动作。一场戏演下来,吕薇常常是汗流浃背。因为要演一个刚刚致盲的人,哪儿都要碰,常态就要磕磕碰碰,自从排练开始吕薇腿上的淤青一直都在,可见她的认真和投入。
据悉,话剧《世界就在我眼前》首轮演出20场,2016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每天两场,演出地点在中华世纪坛剧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