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莉 周华英)近日,秭归特校校园内,师生讨论的话题总离不开该校新开展的一门手工技能培训项目——“十字绣”。
一种并不算新颖的手工技能的开展为什么会在秭归特校校园里引起如此强烈反响呢?原来在外人看来极其简单的十字绣活动,在秭归特校开展起来,却凝聚了教师们无尽的心血,凝聚了学生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特校的“十字绣”活动对象非常特殊,不仅有听力丧失,无法与教师用语言交流的听障学生,也有行为反映迟钝、言语发育迟缓的智障学生。而“十字绣”的技法虽然相对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图案观察能力、准确的手眼协调能力、高度的耐性与专注性,而且在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要想教会这些特殊的孩子学会“十字绣”这门工艺价值高、容易出效果的大众手工技能活动,绝非易事。但秭归特校不惧摆在眼前的重重困难,大胆谋划、缜密构思、谨慎实施。通过一系列周密的前期准备,与一步步由简到繁的技能实践,逐步发现、挑选适合进行“十字绣”的学生,并安排学校全体女教师作为辅导者,利用双休和平时晚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与安全监管。现阶段,参与“十字绣”活动的学生共有15名,其中有6名是智障学生。
秭归特校校长马学春在谈到该校“十字绣”活动的开展时说:“我校十字绣活动的开展是结合当前手工艺流行趋势来确立的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聋班学生学起来特别轻松,技法熟练,速度也快,但培智班的孩子相对来说就有点落后了。但我们在培养学生技能时坚持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有所发展为原则,并不仅仅追求质量与速度。培智班的孩子虽然慢点,但他们学习热情特别高,老师们在教的过程中也特别有耐心,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指导。现在所有参与制作的孩子都已准确的掌握了十字绣的基本技法,目前正在绣一批小型作品,待工艺流程熟悉后,我们还将进行大型十字绣作品的创作。”
据了解,秭归特校在开展“十字绣”项目前还开展了“手工串珠”、“点钻画”等同样具有一定工艺价值的手工培训项目,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手工技能项目的开展,让不少的特殊孩子切切实实的掌握了一门技能。秭归特校在培养特殊学生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的自我生活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生活技能的培训,让学生能够尽可能的通过在特校的学习培养,形成一技之长,从而增强他们的生存能力,为今后脱离学校,走进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