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冈山麓到天山南北
——纪念江西永新学生队参军进疆62周年
文晓宇、李梓、刘志宏
1951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22 兵团9军25师政治委员贺振新同志(图二),回到阔别近20 年的家乡、老革命根据地——江西永新。他受上级党委的委托,通过中共永新县委、县人民政府,动员当地的知识青年参加人民军队,到祖国边陲开发新疆、建设边疆、保卫国防。当时在永新县工作和学校学习的121 名井岗儿女,他们响应县委的号召,踊跃报名,于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五日(农历元月十六日)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行列,组建了江西永新学生队。
由于这支队伍要迢迢万里单独行动,因此,组织决定:采取领导指定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办法,产生了江西永新学生队队领导和业务干部。学生队队长:金越凡(图一,第四排右一,在中乡石港村人);副队长,洪国栋(图一,第三排右二,东里乡夹山村人);队出纳:文毓灵(图一,第三排左五,高市乡窗瓦村人);队文书:漆开元(图一,第二排右五,才丰乡华光漆家村人)。之所以称江西永新“学生队”,主要是因为是以“学生”为主体。如在永新县中学(高中部)上学的学生有:李平(图一,第三排左二,里田镇汤溪乡李家村人)、洪国栋(前已述)、李飞(图一,第五排右二,莲洲乡黄门村人)、肖通(图一,第五排左六,里田镇乐塘村人)、王信康(上师范班,图一,第二排左九,芦溪乡厚村大队东里村人)、陈存德(图一,第二排左十一,里田镇下田味村人)等。还有在禾川中学(初中部)上学的学生有:刘青生(图一,第二排右一,里田镇九西乡龙家村人)、刘燕美(图一,第一排左三,女,怀忠乡市田廊下村人)、肖新民(图一,第五排右七,里田镇汤溪乡洋田村人)等。
在江西永新学生队中还有少数在学校已工作的同志,如金越凡是永新实验小学校长;文毓灵是解放初永新高市小学第一任校长兼教师;漆开元是永新清塘小学教师;陈圣麟是永新杨桥中心小学教师(图一,第五排左五,杨桥乡光明村人)等。在学生队中还有少数在县银行工作的职员:唐瑞云(图一,第四排右九,安远县濂江乡峰背村人)、肖箐(图一,第一排左一,女,里田镇汤溪乡洋田村人)等。1951 年2 月25 日的清晨,在县禾川中学的操场上,站着整整齐齐的一百多名井冈儿女,大家认真地听完了贺振新政委简短有力的动员报告。贺政委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第一,到新疆去是很艰苦的。新疆夏天是很热的,冬天是很冷的。因此,你们要有思想准备。第二,解放前历代统治阶级对新疆各少数民族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因此,我们解放军到新疆去是“替他们还债的”。第三,你们到新疆去,主要是为了建设边疆、保卫国防。还要做好解放西藏去打仗的准备。贺政委的动员报告给大家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给全队上了参军后的第一堂政治课。
当天早饭后,学生队全体人员在欢送的锣鼓鞭炮声中,含着热泪,告别了故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奔赴祖国大西北的征途。学生队是由永新县城出发的,徒步向西行军,经里田镇、沙市镇,再向北进入莲花县城境内。出了县城,又翻越了江西较高的高坡岺山。又经安源煤矿,到达了江西萍乡火车站,完成了向新疆进军的第一阶段——徒步行军阶段。虽然走路辛苦,但大家情绪十分高涨,一路歌声不断。在萍乡站休整了一天(主要是购买下一段的火车票),第二天(3 月2日)全队坐上了火车,经株洲、长沙、武汉,到达了河南省郑州市。学生队住在郑州市火车站旁的旅馆里,队里的出纳文毓灵同志向金越凡队长汇报说:“贺政委给咱们的路费一千万元支票(当时一万元只相当于人民币一元钱),现已快用完了,怎么办呢?”金队长就决定召开全体队员会议,讨论应该怎么办。于是在郑州市这家旅馆的会议里,经过同志们热烈地讨论决定:一、向郑州市人民政府借路费(结果只借了200 万元,还远远不够用);二、请郑州市人民政府发电报给新疆军区驻西安办事处,说明新疆军区有批江西永新参军青年已到达郑州,但缺少路费,请速派人带钱来接人。果然到第三天上午,新疆军区驻西安办事处就派人并带钱来接学生队;当天就帮学生队买好了郑州至西安的火车票,晚上就又乘坐火车,又说又笑地向西继续奔驰……火车由郑州经洛阳、潼关,进入陕西,于三月十日顺利到达了西安站,完成了向新疆进军的第二阶段——乘火车阶段。
西安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要参观的景点古迹很多,但是学生队的学生们,已不是普普通通的学生了,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战士了。他们已顾不上看景逛街了。他们在西安城最难忘的事,就是江西永新学生队发了崭新的绿军装、新军鞋,还发了军棉被、军大衣等。学生队每人穿上了整齐的绿军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队中男的女的,个个眉笑颜开、心花怒放、高兴无比,欢声笑语地谈论着将来各自的抱负,如何搞好新疆的革命建设,守卫好祖国的西北边防。
在西安,江西永新学生队和湖南第七招聘团一起住在大金台旅行社。在某中学的操场上,学生队和湖南第七招聘团的女兵们一起,听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位女将军——李真同志和新疆军区郭鹏副司令员的报告。这就是给学生队参军后上的第二堂政治课。
由于当时的火车只通到西安,再向西行,只得改乘汽车。三月二十日,学生队乘坐军用卡车离开了西安,开始了向新疆进军的第三阶段。车队由西安出发,经宝鸡、天水、到达甘肃省兰州市。又由兰州经武威、张掖,翻越了祁连山,过了嘉峪关进入新疆境内。又经星星峡、哈密,于三月底终于到达了新疆首府迪化市(现乌鲁木齐市)。在迪化市,学生队住进了新疆军区22 兵团九军25 师驻迪化办事处。在新疆军区的大礼堂里,学生队全体人员认真聆听了王震司令员的报告。这是给学生队上的第三堂政治课。
学生队休整了几天,于四月八日,在新疆军区照了集体合影,即图一。(注:此照片在61 年后的今天,已陈展于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四月十日,学生队乘车由迪化出发,经昌吉、石河子,终于到达了目的地——22 兵团9 军25 师所在地——小拐。在师部,学生队受到了政委贺振新、师长刘振世、政治部主任史骥等的热情接见。他们在师教导队经过了三个月的集训,分配到师属党政、财文、卫生等各条战线,从此开始了新的部队生活。驻疆部队遵照毛主席发布的电令,担负起了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一九五四年,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除国防部队外,所有军垦战士集体转业。几十年来,这批江西永新籍老兵,在天山南北原始荒芜的戈壁滩上,建设边疆和保卫边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把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屯垦戍边大业,许多人已经长眠于祖国的边陲。但他们的子孙们继承了父辈的事业,发扬了兵团人的精神,继续浇铸着屯垦戍边的丰碑,再创着新的辉煌。
1991 年八一建军节,为纪念江西永新学生队参军进疆40 周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新疆自治区党委老书记王恩茂同志(江西永新县禾川镇北门村人)在百忙之中,亲笔题词:“从井冈山麓到天山南北,献身保卫和建设祖国西部边疆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愧是中华好儿女”。(见图三)
1991 年春节期间,已故原兵团副政委贺振新的夫人肖平同志(她是原22 兵团九军25 师后勤部政委),从江西省吉安市来乌鲁木齐,她也为江西永新学生队参军进疆40 周年亲笔题词:“井冈儿女:壮志凌云,驻守边陲。响应祖国召唤,继承先辈事业,把青春献给祖国。噫!巍巍乎!赫赫乎!堪为后人楷模”。(见图四)1991年8月15日,为纪念参军进疆40 周年,部分同志重逢于乌鲁木齐,合影留念(见图五)。这是40 年前他们合影的地方(图一),凝望着照片上一张张的笑脸,仿佛又听到当年行军的嘹亮歌声。这是一次多么难忘而有意义的聚会啊!
迄今,江西永新学生队参军进疆已经过去62 周年了,王恩茂同志、肖平同志题词也22 周年了,特写此文,以此纪念。
通联:江西省永新县委宣传部刘志宏送
联系方式:13979642551 0796—7710071
通讯地址:文晓宇,原石河子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兼学报编辑部主任 ,新疆石河子市32 小区石河子大学南区退休办 。
电话:18799272109 187992721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