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体育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很多体育运动项目会消耗大量的体能,使得部分幼儿逐渐产生抵触心理。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有序与高效开展,教师可以基于课程游戏化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体育教学目标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锻炼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幼儿园运动项目中的几个问题
1.传统运动类游戏资源有限,缺少创新素材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许多电子、资讯商品已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高技术的电子设备极大地影响着传统运动类的运动,使得很多运动类的运动项目从大众视线中消失。幼儿老师能够搜集到的传统运动类的玩具,可能是他们小时候曾经接触并记住的,也可能是从前辈那儿学来的,或者是从某些传统的电子书中学来的。而对于幼儿园来说,目前对于传统的儿童活动是否适宜,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在对传统民俗活动的引进上,大部分的幼儿园都是遵循原有的基本原理,对原有资料的解析与重现较少。
2.竞技运动中的分层发展
在人的成长进程中,与外界交互作用的认识架构会发生变化,并表现出其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性质,而且这些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种渐进的、持续的变化。幼儿老师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运动项目时,因缺少对不同类型儿童的不同类型的游戏进行反思,导致各类传统运动项目的发展不受年龄的制约,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比如,不是每个幼稚园的小朋友都可以做传统的滚铁圈。这是由于该项目对儿童的运动技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相对于中小班的儿童来说,难度较大。
3.传统运动项目缺乏器材和器材
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的儿童运动项目存在着许多问题。根据山东省幼儿园的运动状况,80.1%的幼儿园老师表示:山东省幼儿园的体育设施和设施状况不均衡,幼儿园和省级幼儿园与一般幼儿园的体育设施不均衡。各区域的设施和装备都不能满足当地的发展需要。另外,由于很多传统的民俗运动项目都是以本地的形式进行的,而幼儿所拥有的天然物质却很稀少,这对传统的运动项目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二、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策略
1.全面认识体育游戏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要充分了解体育游戏的内涵,这是体育游戏有效地进行的前提和依据。部分幼儿园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存在着过多的机械式练习,缺乏必要的兴趣。体育游戏是一种以培养幼儿基本动作,增强其身体素质为目的的运动项目。体育游戏既要有教育目的,又要有趣味,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对运动游戏进行全面地理解。首先,体育项目要有明确的运动目标,就像体育教育那样,要使幼儿在运动中学会各种基本动作,从而实现体能训练。其次,体育游戏必须具备一定的游戏性,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某种游戏体验,并把游戏的形式、特点、精神等元素融合到游戏的过程中,把枯燥的运动游戏变成游戏,这就是运动游戏与传统运动不同的重要原因。体育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游戏性的教育活动。在充分理解体育游戏的内涵之后,教师应确立“教学游戏”的教育理念,并在强调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下,逐步向教学中渗透游戏的特点和精神,从而使体育活动的品质得到不断地提升。
2.加强师资培训,引进技术人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体育运动是一种人本主义的东西,运动学科主要有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损伤、学校体育等。从体育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规则等方面入手,探讨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规则,以促进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开展幼儿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运动技能的掌握是促进幼儿运动能力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讲座、教研、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学校的体育教学进行了系统性的培训。通过对幼儿的职业能力的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身心和综合的综合能力。
3.科学规划游戏时间
孩子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灵活性、灵活性、反应、平衡和身体的协调性。一项运动竞赛无法涵盖全部体能指数,无法确保各项体能指数均能得到提高。增强体质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而又持久的运动来达到,所以在孩子们的运动项目中,要经常进行训练。运动员的创造与设计都应当有一个核心的运动目的,也就是体能指数。为了达到提高的效果,应该运用多种方式和方式进行反复的训练;定期制订运动竞赛的时间表,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赛季或一个学年的各种运动项目中不断地进行体能测试。每学期或学年都要设立一套对幼儿体质的评价体系,以改善其体质。
4.严格把控游戏时间
首先,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把他们的活动时间分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扶持,让幼儿可以进行体育锻炼,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其次,要保证组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事先规划好分组、游戏形式、时间间隔(形式)和循环方式,使你能够在一定时间里熟练掌握游戏,从而提升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5.合理配置负载和强度
在幼儿运动项目中,必须先明确其目的,并对其进行具体的活动。在一段时间内,要做些准备工作,但是要做得比较小。在基本运动方面,要安排高强度、高难度的运动,以保证幼儿的正常生理活动能力。最终,玩或者休闲的时间要减少。比如,一个小时的比赛,在3~5个孩子中,对6秒内的心跳进行了随机的测试。对应的载荷和基本位置的载荷可以用一个表达式来表示:小儿静态心律+小儿静息心律x65%。从孩子的身体状况来看,孩子面部微红、出汗属于轻负荷的活动,面部红肿、汗水滴落属于中等程度的活动,表现出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满头大汗和不受控制的表现。你还可以向孩子们咨询他们的感觉,看看他们的紧张程度和力度是不是很科学。
教师应基于游戏化指导思想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控制好游戏的难度,加强对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指导,给予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充分发挥体育游戏活动的功效与价值,助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推动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瀚.趣味游戏,快乐体育: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创编与运用[J].智力,2021(30):178-180.
[2]车栋.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淄川区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发展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73-74.
[3]王勤慧.民间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0(8):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