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家委会自主性工作的新尝试

时间:2019-03-19 14:49:54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特教中心  作者:王耘
众所周知,家委会一直是园(校)的配角,为其提供服务,他们是“客体”、是“被动者”,他们不能自主开展工作,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校)合作。   因此,在家委会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家委会不仅是资源,更是监督学校权力的笼子”,尊重家委会的主体作用,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他们正由“客体”变为“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逐渐成为园(校)的主人,充分行使着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议权。   1.做精家园(校)合作的特色:好点子征集活动。好点子征集活动是家委会自主开展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每年家委会都会向全园(校}或班级家长家长下发《好点子意见征集表》,内容包括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后勤服务、学校管理等四大板块,涉及班主任工作、学生课业负担、午餐供应、幼儿学生健康等二十多个小项。活动后,家委会会同园(校)方开展全样本的分类梳理,形成一份《好点子汇总表》,并每年评选出十佳好点子。   这些好点子经家委会和学校专题研讨后,要会通过“讯通、校园网、家长频道、家长学校”等多种渠道进行反馈,并由家委会监督整改落实情况。面对家长的监督,园(校)的压力远大于督导室和教育局的检查,因为有些难题很难破解,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但园(校)不推脱、不懈怠,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例如:孩子课间饮水方面,园方就以“阳光定时饮水”为有力抓手并取得一定成效……好点子活动的定期开展,不仅有效行使了家长的监督权和评议权,更是大大促进了园(校)发展。   2.做实家园(校)合作的措施和活动:家长网络论坛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参与现代学校管理已是一种必然。在家委会的倡议下,园(校)在校园网上专门开通家校合作“家长论坛”,把“你说我话”、“答疑解惑”等作为重要栏目,家委会代表作为“论坛坛主”,自主开展日常的沟通交流工作。自“家长论坛”网络平台建成后,家长的参与积极性高,家园(校)之间的很多信息得以快速传递,很多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如:针对孩子校服的定制问题,家委会就可以先围绕“参考大家式样、面料质地好坏、颜色色差分类”等内容组织开展论坛交流,听取家长们的意见,以便为园(校)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又如:家长普遍关心的“孩子就餐营养”问题,家委会也会在网上组织专题讨论,“什么样的菜健康又有营养?什么样的口味孩子爱吃?”此类问题往往成了家长们讨论的重点。“家长网络论坛”已逐渐成为家长参与监督园(校)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   3.做好家校合作的具体动作:家长志愿者活动。由于我们是特殊教育,各个年龄段和基本的孩子都有,还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孩子人数众多的原因,每到放学时段或下雨天,校门口总显得异常拥堵。针对这种情形,家委会主动组织家长成立家长志愿者,每天放学时段,他们与值班教师一起,疏导学生、维持秩序,主动成为学生的安全护理员。他们多次协调召开由交警、小区、街道、物业、学校和家委会组成的六方会谈,制定出了包括“错峰放学”等在内的《放学堵保畅条例》。家长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园(校)管理中,他们还组建了“爱心伞服务队”,每到下雨天,他们撑起彩色爱心伞,忙碌得穿梭于马路边与教学楼,把一个个没带伞的孩子从家长手里接到教室里,这不仅大大缓解了雨天校门口拥堵,更使学生和家长获得互帮互爱的情感体验。   此外,一些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志愿者作为“各类监督员”监督园校的各项工作。“安全监督员”不仅可以不定期地抽查学校的安全设施、安全工作,还对家长反映的安全问题进行核查,并督促学校予以解决后向家长反馈解决结果。“卫生顾问”,可以不定期检查食堂卫生,监督每周菜谱烫饮,提出合理建议,保证了孩子的饮食质量。家委会还成立“师德检查组”,通过家长问卷监督教师的师德表现,了解“学校师德规范”的实施情况。他们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无私地为孩子和园(校)奉献着他们的爱与智慧。   4.做好家校合作的自主活动:亲子课堂。由于家长工作繁忙、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快餐文化日益盛行等诸多原因,致使很多现代家庭亲子沟通不畅。为此,家委会又开展了一项创意活动——亲子课堂,分为园(校)内、园(校)外两部分。内主要依托有专业素养和一技之长的家长组成“家长讲师团”,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来校辅导孩子开展各种活动,指导孩子个性发展;他们还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为孩子和家长开展专题教育,内容涉及《亲子沟通技巧》、《家庭体育锻炼》、《从小学会理财》等。校外,家委会借助家长资源,借用社区影剧院,利用节假日,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观看励志电影和动画片。这一活动为孩子、尤其是特殊孩子的家庭提升科学家教理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增进亲子交流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父母拉着孩子、孩子倚着大人,亲子课堂中到处呈现出和谐、温馨的氛围。   5.做新家校合作的必做动作:家访,摸索新型家访!长期以来,传统的“家访模式”就是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因为工作需要而到学生家里去访问的一个过程。家访作为家校合作的基础性工作,它既是信息沟通的工程,更是情感认同的过程。做实做好家访工作,是夯实家校合作的基本保障。虽然家访率每年都能达到100%,但我们依然发现:每次家访时,家长总有一些话不能“完全”告诉老师,老师再怎么亲和,也总会略带一点“强权”色彩。老师讲得多,家长听得多;老师给家长的教育指导更多时候是站在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或多或少会忽略了家长和孩子的真正需要。鉴于这种情形,家委会主动组织策划,提出了开展“特殊学生家访活动”的设想,即家长访家长,孩子访孩子,老师并不参与。记得,六一前夕,校家委会组织家长分别领着自己的孩子去家访一位本班的特殊学生,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这种新型的家访模式很快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欢迎,她们纷纷表示:老师来家访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家长来家访却有了新的内容,他们可以畅谈各自的家教心得,可以探讨同龄孩子的教育现状,可以彼此了解身为家长的酸甜苦辣……和老师不能说的,他们都可以交流。这种新型的家访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模式的“短板”,充实了家访的内涵,提升了家访的实效,为促进家园(校)合作发挥了积极的“正能量”。   丰富载体,提升家园(校)合作实效性要想让家长真正走进园(校),走进教育,提升家校合作实效性,必须使他们对园校工作有一个“认同——趋同——共同”的过程。园校“文化廊、宣传栏、校讯通、校园网”等多种载体,不仅可以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而且能充分展示家园(校)合作的成效,使园(校)之中、家庭内外处处散发教育的芳香。   6.立足家校合作之根本:家长学校。在推进家园(校)合作中,家长学校根据家长所关心的热点性问题的不同需求,采用了“共同要求——集体讲;不同要求——分组讲;个别要求——单独讲”的家长学校模式,做实各项工作。固化了开学报名日的全校集体家长会,让家长从新学期第一天就了解学校工作思路;优化了学期中途的年级或班级座谈会、个别困难学生家长的恳谈会。我们不仅和家长交流学生表现,并适时开展专题家庭教育讲座。结合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家委会通过家长学校向全体家长发出“阳光宝贝、科学家教”的家庭教育倡议,倡导构建“书香家庭”。我们借助讲座,让家长明白什么是“书香家庭”,怎样构建书香家庭;借助好书推荐,向家长推荐优秀书目;借助“大手牵小手”系列读书活动,不断激发家庭阅读兴趣。 。   7.夯实家校合作之基本:家长开放日活动。园(校)方在固化每月一次的园校长接待日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着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目前的家长开放日已在传统的“听课参观”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内容,基本形成了四大模式。讲座式:就某一家长关心的问题,以专题形式作讲座,问题集中,分析透彻;讨论式:由家委会组织,引导家长参与讨论、交流,相互启发,自我教育,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观摩式:让家长走进孩子所在的班级,参观教室环境布置,观摩学生上课,了解师生教学情况;体验式:参加班级一日活动,午餐管理、路队管理、大课间游戏等。家长们在开放日当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的参加,但不管他们选择了哪种形式,都必须在参加完活动后认真填写了《家长开放日活动评价反馈表》,对园(校)和教师的各个方面作出自己的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   长期的教育实践表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应充分认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完善的组织机制,提升家委会参与园校教育的层次与水平,多开发家委会参与园(校)教育的途径,多提供家委会参与园(校)教育的机会,扩大和加强家委会参与园(校)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努力发挥“责任共担、文明共建、人才共育”的积极作用,发挥家委会在园(校)教育中的价值,让家委会真正成为参与园(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切实提升家园(校)合作的实效性。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