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要预设 调控活动促生成

时间:2016-04-27 10:34:52  来源:襄阳市谷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杨丹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总希望学生能遵循预定的思路开展探究,体验或学习。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可以被设计的,通过设计能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但它不应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的固定不变的程序。而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即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 本身“预设”与“生成”并不是一对矛盾体,“预设”,是为了生成的有效。“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况下的动态生成,是根据课堂学情变化,师生共同及时接纳弹性、灵活、创新的成分,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及时调控教学环节,及时获得结论,从而推动师生互动向更高层次前进,使课堂产生飞跃。今天我就长期从事《自然常识》教学的一些经验,谈谈在该课中如何对预设的探究活动进行调控。
  一、设想更多的学情,充分预设活动过程。科学探究活动,可以进行预设。预设的目标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内容想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开放的活动中“掌控”学情的变化。一是实时调整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程序性,可以进行调整。 如教授自然常识第三册《植物的身体》一课,对植物身体的认识主要有看、摸、记,虽然它们有一定的内在顺序,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在把握记应该放在最后的前提下,看、摸、的顺序是可以作调整的。我在教学前对课堂中会出现的可能顺序全部作了预设,至于选择哪一种顺序,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定。但我也尽可能想好调整后之间的过渡,使教学过程比较流畅。二是调整活动的数量。自然常识课是由许多活动组成的,一节课少则一个活动,多则五六个,或者更多,而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活动还没结束,下课了。由此,我在教学前,应该考虑如果活动时间不够,选择哪些活动作为探究重点,怎样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没来得及探究而要到课外进一步探究的活动;学生除了完成课堂活动外,必要是进行一定的课外活动。如教授自然常识第三册《两栖动物》一课,课文主要安排了这样两个观察和两个思考活动:观察青蛙和蟾蜍的外形结构;了解青蛙和蟾蜍的生长发育过程;思考他们为什么幼时生长在水中,长大后却能在陆地上生活?这时班级里议论纷纷,有同学说那是因为要喝水,有同学说要吃害虫。由于我在课前就设想到了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所以活动组织很顺利。
  二、 捕捉“意外”,即时生成新的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有着较强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在课前不可能全面考虑到活动会发生的“意外”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临场根据“意外”,组织教学。自然常识课的教学,难免出现些“意外”。如我在教学自然常识第三册《根》一课中,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的根,先让学生观察了草、葱、白菜等根系,当出示萝卜时,很多学生说萝卜最后部分才是根,那又粗又红的部分不是,原因是根不能吃,而这能吃,这根本不在我的教学设计中,面对出现新的情况,首先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思考能力,接着我组织了探究萝卜的生长过程。学生们通过观察、最终明白了我们吃的这部分其实就是根,只不过是膨大的根,像这样还有红薯等 ,通过这样一个偶然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植物的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有时要根据“意外”发现,组织探究。探究的结果,一般在我们预设之中。但有时由于器材、环境、操作等因素会影响到探究,甚至出现与我们预设的结果相反。此时教师要沉着,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找出原因,甚至再次组织探究。记得在上《热胀冷缩》时,由于器材的缺乏,我准备的是娃哈哈果奶饮料。插入吸管后,放进热水后,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下降了,下降了!”这一结果大出意外。 我着急了,浸入热水后吸管的液柱怎么不升反而下降呢?一时不知说什么,让大家继续观察,过了一会,刚才降下的液柱又缓缓上升了。完成这一教学活动后,我又特意提出实验中的意外情况让学生议一议。原来,当果奶瓶刚浸入热水时,外层的塑料瓶首先受热胀大而增加了瓶的容积,所以液柱下降了;过了一会儿,等瓶内的果奶受热膨胀,液柱才又回升。通过这一意外问题的讨论,学生对物体热胀冷缩的认识内容更加丰富了,不但没影响教学效果,还让学生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要形成“生成性”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生成意识,建构向“生成性”课堂教学运行机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的一系列的表现作出及时的反应,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来的各类信息,适时调控课前的“预设”,进而促课堂“生成”。
参考文献:
         1、《科学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LZm特殊教育信息网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