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师:用爱心守护折翼天使的天使

时间:2016-10-25 16:44:50  来源: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作者:

  JJ3特殊教育信息网

  JJ3特殊教育信息网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肖婷 实习生 王曼)近日,黄石市特教学校表演的小品《我为妈妈过生日》获得第七届全国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戏剧小品类一等奖,并获创作奖和表演奖。JJ3特殊教育信息网

  这个小品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反映了一群特殊孩子的生活。而守护这群特殊孩子的,就是特教老师们。 如果说作为一名老师,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的话,那么当一名特教老师,就需要多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心血和努力。他们以爱心、耐心、细心和坚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这些特殊孩子的成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引领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却默默掩藏自己的辛酸与委屈。 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她们成为特教老师1982年,全国还没有特殊教育专业。董晓燕毕业分配到黄石市特教学校时,她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因为她在大冶师范学的是普教专业。一个班19个学生,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6岁多,而他们都是聋哑学生。 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董晓燕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交流。偷偷地,她一个人躲起来哭了好几次:别的同学都分到了好学校,有的回农村当上了高中老师,她却要教一群不会说话的孩子?! 哭过之后,董晓燕开始走进特教老师这一角色。她跟着指导老师学手语,认真观摩前辈上课,向其他老师请教…………一个月后,当她独自站在讲台上,用手语开始给学生们上课时,她自己都松了一口气。 与董老师不同,李琳是1989年襄阳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首届学生。四年的专业学习,让她对自己将要面临的学生、自己的职业都有充分的了解。 1993年,当李琳第一次走进特校时,看到学校里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师,正在跟一个学生说话。说话间,老师将学生的头摸了又摸,眼里都是慈祥的目光。那一刻,李琳感觉到了老师的爱心。 80后老师张敏的妈妈是一位特教老师,受她的影响,她从小就立志当老师,特别向往当一名特教老师。梦想成真时,她特别激动,认为自己能够应付一切情况。 没多久,张敏值夜班时,一个16岁的智力障碍残疾女生突然在寝室里大叫一声,然后大冬天里把衣服都脱了个精光。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身边又没有其他老师,张敏顿时懵了。她条件反射地退到了门外,并关上了寝室门。 但很快,她听到女生在寝室里哭了起来。张敏马上意识到自己是老师,应该安慰她。于是她走进寝室,一把抱住了那个女生。在她的怀抱里,女生终于平静下来,听话地穿上了衣服…………而张敏却开始感到忐忑,不知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职业。 带着不同的心情,一批又一批老师走进特校,成为残疾孩子的守护天使。 她们是老师,也是母亲“没有对这些孩子特殊的爱,做不好特教老师。”即将退休的董晓燕告诉记者。 董晓燕说:“由于那些孩子存在先天性生理缺陷,所以光是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耐心和艰辛。” 做了多年培智班班主任的张蓉最能体会当中的艰辛:“当班主任的特教老师除了教学有方,更要学会做他们的‘妈妈’”。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都要管。 每个早晨,张蓉都要帮他们整理衣服,下午帮他们梳理午休时弄乱的头发;定期帮他们修剪指甲;天热时为孩子们擦拭脸颊的汗水,天冷时给他们搓搓冰冷的小手;随时给孩子擤鼻涕、擦口水………… 中午放学,张蓉刚刚回到家里,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热饭,一个电话打来,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为大便失禁的孩子擦洗干净,安抚他的情绪。这样的事情,对于特教老师来说,那是常事,大家都习惯了。 因家庭原因,董晓燕曾暂别班主任岗位,转为学生们的生活老师。她原本以为这样会轻松一些,却没想到责任更加重大。“学生们走到哪,都必须跟着。就怕一不小心,他们就有危险。” 对于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她从头教起,手把手地教她们刷牙、洗脸。一次、两次…………直到她们学会为止。有的调皮的男孩晚上不肯洗脚,董晓燕就把洗脚水倒好,兑上凉水,端到寝室,亲自给他洗干净。 爱是最美的语言,它伴随着孩子们成长。老师们都说,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带的时间长了,特别有感情。 头发被学生扯掉了,她一年四季戴帽子黄石特校有聋哑班和培智班两大部分。与培智班特教老师朝夕相处的是各类智力残疾孩子,自闭症、精神障碍、学习障碍、唐氏综合症等,甚至是多重残疾。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老师上课时不仅要又唱又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要用心制作出各种图文并茂的课件,甚至有时要忍受自闭症孩子的暴力行为。 在张蓉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自闭症儿童健健(化名),让她印象最深。 “我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戴帽子,因为头发都被他扯掉了。”张蓉说,健健跟她的感情特别好。他妈妈曾经问他最喜欢谁,他想都不想就说“张老师”。但他情绪一上来,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张蓉回忆说,有一次上课时,健健刚开始情绪还挺稳定的。可就在她转身写板书时,突然听到健健大叫一声,一回头就看到他在攻击旁边一个女孩。张蓉赶紧扔掉书,把健健按在身下,不停地跟他说话安抚他。最后健健终于平静下来了,但张蓉的刘海又秃了两块。 和健健相比,小强(化名)的表现就好多了。他有听力和精神双重残疾。 李琳每次走进教室,都会看到小强把衣服脱了,搭在头上,双腿盘坐在凳子上,整个人缩在衣服里,仿佛与外界隔绝。当李琳敲他的桌子,用手语告诉他穿好衣服坐端正时,他会慢慢地穿上衣服和鞋子。但没多久,他又恢复原状。这样的情况,一堂课会重复好几次。 除了担惊受怕,教那些在某方面有障碍的孩子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精力,远比教一个普通学生多几倍甚至几十倍。普通教师在教学中精心付出了,学生就会有相应的进步,教师和学生互相反馈的信息让教师教得带劲,师生都会有成就感。“可是教这些特殊的孩子,老师往往体会不到这种满足。” 开设高中课程后,李琳担任他们的语文老师。但她却发现有的孩子基础很差,只相当于小学水平。无奈她只有一边讲解高中课程,一边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开始教。但情况常常是,上一堂课刚教的东西下一堂课学生们又都忘了,不得不重头再来。 在董晓燕当班主任时,更让她心痛的是,经常有学生跑了,不来上课,甚至连学生的家里人都不再联系。 收获更多的是感动和欣慰虽然付出很多,但一提到自己的学生,特教老师们感受最深的还是感动与欣慰。 这些孩子虽然有残疾,但在情感的表达上他们一点儿也不输给正常的孩子:临放假前降温了,张敏老师进教室后随口说了一句“好冷啊”,马上就有一个学生走开了。过了一会儿,他拿着自己的热水壶递给老师,想用手语表达却不知道怎么说,就把手放在水壶旁边,做了个暖手的动作。瞬间,张敏懂了,也感动了。 有的学生毕业多年,仍然记得老师曾经对他的好。每年春节,董晓燕的家里总有一些曾经的学生来看望她。“上次有个孩子要结婚了,非要请我去当主持人。我不肯,他就赖在我家不走了。”一说起这件事,董老师就高兴得不行,常常说给大家听。“我还是第一次当婚礼主持人呢。” 市优秀少先队员、市优秀学生、市优秀班集体、省特奥篮球赛冠军、全国特奥足球赛冠军…………学生们创造出的这些成绩,固然让老师们高兴,但在张蓉的心里,他们的一句问候比这更加珍贵许多。 2013年她到重庆参加全国培训,当学生们知道她是第一次独自一人出远门时,孩子们给她出了不少主意:“老师,你别穿高跟鞋了,穿运动鞋吧,碰到坏人跑得快。”“别忘了带上胡椒粉,可以对付坏人。”“这是我们送给你的铃铛,一个人出门的时候安全一些。”…………张蓉万万没想到,这些智力残疾孩子居然能想出这些。 更让张蓉动容的是,2014年她收到学生发来的一条短信:“张老师,这九年我们之间感情很深,您对我们的恩我们忘不掉。很感谢您培养了我们这么多年!下辈子我还想做您的学生!”JJ3特殊教育信息网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