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时间:2015-11-25 19:30:17  来源:  作者:岭东特校

 1、难忘的日子Lnr特殊教育信息网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和新词。会用“难忘”、“慈祥”造句。
   2、认真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一代革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寄予的希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3、能按课文提示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
   5、能仿照课文,说、写一件难忘的事情和活动。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用具: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认真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一代革命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寄予的希望,并能按课文提示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理解哪些语句是讲邓爷爷关心小朋友学习电子计算机的。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出示挂图,指出图上的邓小平爷爷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老人是谁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难忘的日子》,看看课文讲了邓小平爷爷的哪些事。”板书          1、难忘的日子
   二、新授。
     1、 认真能够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语。
            pēng  pēng        cí  ài        pǔ  jí   
            怦    怦          慈  爱        普  及
    4、教学生字词语。
    5、教师范读课文。
    6、学生读课文,要求不添字漏字。
    7、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8、让学生按“见到邓爷爷之前”“见到邓爷爷”“见到邓爷爷之后”的顺序,并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我”见到邓爷爷之前紧张、激动的心情。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我“见到邓爷爷,为他作计算机表演,受到邓爷爷的鼓励。
     第三段(第4自然段)讲“我”的兴奋心情和思想体会。
   9、学生分段读课文。
   10、学习第一段。
    (1)学生读课文,说说第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说出我最难忘的日子是哪一天?为什么说这天是我最难忘的日子?
    (2)见带邓爷爷之前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3)指导学生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读自己喜欢的一段。
      写“我”见到邓爷爷之前的心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并按提示给课文分段,写出了段落大意。请同学课后 认真读课文。
   五、作业。
     书写生字词语,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我”难忘的日子是哪一天?这一天为什么令“我”难忘?
 二、新授。
   1、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内容。
  (4)边年度边结合挂图理解内容。
  (5)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
   2、教学第三段。
   (1)指名读。
   (2)帮助学生理解句意及内容。
   (3)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
   (4)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的兴奋心情。
   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说说:哪些语句是讲邓小平爷爷关心小朋友学习电子计算机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也学完了。这两段主要是讲了“我”见到邓爷爷,并为他作电子计算机操作表演,受到了邓爷爷的鼓励。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寄予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作贡献。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让学生说说:
    1、“我”最难忘的日子是哪天?为什么这一天是“我”最难忘的?
    2、“我”见到邓爷爷之前的心情是怎样的?见到了邓爷爷又是怎样的?最后心情又是怎样的?
3、课文哪些语句是讲邓爷爷关心小朋友学习电子计算机的?
(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讲过,让学生自己归纳,老师小结)
   三、指导学生背诵并默写课文。
   四、做课后第3题:
读读写写,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难忘    紧张    平静     慈祥      操纵
怦怦    激动    沉着     赞许      普及
    1、让学生读词语。
2、让学生抄写词语。
3、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造句。
  (1)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带有“难忘”“慈祥”词语的句子,体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仿说。
   难忘——我难忘圣诞节和沭中大哥哥大姐姐联欢的情景。
   慈祥——外公带着慈祥的微笑和我说话。
  (3)让学生把所说的句子写下来。
  (4)教师小结。
  (5)让学生读写好的句子。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仿写课文,说、写一件难忘的事情或一次难忘的活动。
1、 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这里的仿写课文。主要指两个意思:一是仿照课文,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即事情开始怎样,事情进行情况怎样,事情之后有什么感受与思想体会;二是注意把人的行动、语言、心情写具体。当然,还要引导学生对“难忘”引起注意,所说、写的事或活动应该称得上“难忘”)
    2、让学生回忆自己有哪些难忘的事。
    3、指导学生仿说、写。
    4、教师小结。
    参考:
        2005年12月25日,我忘不了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沭中的大哥哥、大姐姐来我们学校和我们一起联欢。
        晚上六点多钟,大哥哥、大姐姐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我们学校。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圣诞礼物,有圣诞帽,书本,衣服…  七点多钟,我们排队来到大礼堂。表演开始了,大哥哥、大姐姐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有舞蹈、哑剧、杂技等,我们笑得前仰后合。接着,我们学校的同学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我们玩得多高兴呀!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这次活动。
 
板书设计:
1、 难忘的日子
                 见到邓爷爷之前,“我”的心情紧张、激动
难忘的日子       见到邓爷爷,“我”的心情是平静、沉着
                 见到邓爷爷之后,“我”的心情是兴奋的。
 
教学后记:
    在教学本课的时候我充分运用本课的插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句子,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还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来体会当时“我”的心情。
                                        2、雨中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词语。会用“也许”,“热闹”造句。
   2、认真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社会主义祖国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教育学生乐于助人。
   3、能按提示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5、能看图复述课文。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在理解每一段讲什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独立地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挂图上有哪些人在干什么,天气怎么样,引出课题。板书:
                          2、雨中
   二、新授。
     1、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效果。
3、学习生字词语。
 xī   lì     ǒu  ěr   píng   xiōng yǒng  
淅 沥      偶  尔    萍    汹     涌
     4、理解词语意思,读课文。
     5、结合挂图,让学生理解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6、在学生理解每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按课文给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要求是按“撒苹果”,“捡苹果”,“苹果回到车上”的顺序分段。)
7、教师小结。
   三、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课文按“撒苹果”“捡苹果”“苹果回到车上”的顺序分三段。可后同学们要认真读课文。
   五、作业。
1、读生字词语。
2、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分段情况及每一段的主要意思。
   二、新授。
1、教学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第一段主要讲什么。
(傍晚下起雨来,一个姑娘的一筐苹果翻到在马路上。)
2、边带领学生读课文帮学生理解句意及内容。
  先讲……再讲……(教师讲解,边演示边理解)
3、让学生找出这一段的比喻句,说说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1)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
 (2)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3)一群回家的孩子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在水面上的点点花瓣。
    4、指导学生朗读。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第一段,思考:
傍晚,在雨中的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第一段是讲傍晚下起雨来,一位姑娘的一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了。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第一段落大意是什么。
   二、新授。
     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讲一群孩子和过路的人帮姑娘捡苹果。)
   (3)带领学生边读边结合挂图理解这一段的内容。
     先讲……再讲……(教师讲解)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让学生思考:
     有哪些人帮姑娘捡苹果?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2、让学生说说哪些人帮姑娘捡苹果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二段,是讲一群孩子、卡车司机、、从小轿车里走出的老爷爷及过路的人帮姑娘捡苹果。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并练习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课文第一、二段的段落大意。
   二、新授。
教学第三段(第六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
2、让学生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讲苹果回到车上)
3、帮助学生理解句意思及内容。
  “突然”,“迅速”、“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帮助捡苹果的人已经消失在雨帘里了”这些句子是说明人多手快,很快就把苹果捡按了。说明众人不求荣誉,助人为乐。
4、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学生背诵并默写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五、做课后部分练习。
1、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傍晚,在雨中的马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翻倒在马路上的一筐苹果是怎么回到车上的?
(学生自己根据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回答)
2、在括号里填写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云           (           )的苹果
(       )的河           (           )的城市
(       )的人潮         (          )的小男孩
(       )的姑娘         (         )的老爷爷
(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小结)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也许……
 热闹……
(1)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理解该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及用法。
(2)指导造句。
(3)教师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二、看图复述课文。
(基本要求是学生能依托挂图,根据课文原来的叙述顺序,说出课文的基本内容,不要求一字不漏地背诵课文,根据学生不同的语言水平,可以大部分采用课文中的主要词语,也可以大部分用“自己”的话。)
1、对学生讲复述的要求。
2、指导学生复述。
3、教师小结复述的情况。
 
板书设计:
 
2、雨中
         撒苹果:傍晚   下雨   一筐苹果翻倒的马路上
雨中     捡苹果: 一群孩子   卡车司机   老爷爷  行人
         苹果又回到车上:满满一大喀苹果又回到车上。
教学后记:
   本课是看图学文,大幅图片展示了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稍作指导学生就能容易理解了。再加上图文对照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3、开演之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及新词。会用“抱歉”、“抱怨”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尊老爱老、助人为乐、把方便让给别人的好品质。
   3、学习按提示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耳闻内容,学习尊老爱老、助人为乐、把方便留给别人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解放军的言行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       3、开演之前
   二、新授。
    1、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效果。
3、出示词语。
   zuàn    hāi    yuàn    xù  dāo     méng  
    攥     咳      怨     絮   叨     萌
    4、学习生字词语,理解意思。
    5、教师读课文,学生练习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7、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讨论,教师小结。
(1)戏还没开演之前,“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解放军战士怎样?
(2)预告开演的第一遍铃声响过之后,发生了什么事?解放军战士是怎样做的?
(3)老奶奶是怎样向我介绍“红领巾”的?
(4)“我”为什么产生看完戏送老奶奶回家的想法?
(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答案,教师小结)
8、启发学生按提示把课文分成四段,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在戏开演之前,“我“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上心里很满意,旁边的解放军叔叔在看书。
第二段(第2–7自然段):讲一个胖男孩帮老奶奶找座位,解放军叔叔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老奶奶。
第三段(第8–10自然段):讲“我“发现”红领巾看错了票,听老奶奶介绍后才知道真相。
第四段(第11–12自然段):讲“我”以实际行动向“红领巾和解放军战士学习,准备等戏结束后送老奶奶回家。
(如果学生把首尾各作为一段,中间的划为一段也可以)
9、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旁边是谁的座位?
2、老奶奶的座位在哪里?老奶奶清楚吗?
3、“红领巾“为什么责备解放军战士占了老奶奶的座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并按提示给课文分了段。可后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3遍。
2、读课文2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méng  shēng     xù   dāo    bào  yuàn    zuàn  jǐn  
(        )   (      )  (      )   (       )
  2、让学生说说分段情况。
  二、新授。
  1、教学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戏还没开演之前,“我”心情怎么样?解放军怎样?
  (3)让学生说说我为什么“心里十分满意”?
  (4)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5)说说这一段的段落大意。
  2、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学生思考:预告第一遍铃声响过之后发生了什么事?解放军是怎样做的?
   (3)让学生边思考边读课文:红领巾是怎样帮老奶奶找座位的?
      解放军为什么抱歉地对小胖子说:“我坐错”?他真的发现自己坐错了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4)让学生朗读这一段。
   (5)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段落大意。
       讲了红领巾帮一位老奶奶找座位,解放军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奶奶。
   (6)让学生读课文,体会红领巾热心帮老奶奶找座位。解放军把自己座位让给老奶奶的尊老爱幼的好品质。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第一、第二段,讲了戏开演之前,一位红领巾扶着一位老奶奶找座位,我旁边的解放军叔叔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奶奶。
  五、作业。
认真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戏还没开演之前,发生了什么事?解放军战士是怎么做的?
   二、新授。
1、教学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向我介绍“红领巾”的。
(老奶奶向我介绍说:真是个好孩子。刚刚在剧场外面认识,他非要扶我近来不可,看那孩子的热乎劲儿,跟孙子差不离。)
(3)让学生说说“我”从老奶奶的介绍中知道什么。
(4)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段落大意。
(讲“我”听了老奶奶的介绍后知道事情的真相,原来是红领巾看错了票。)
(5)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学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我”全明白了,这句话说“我”明白了什么?
“我”为什么会产生看完系送老奶奶回家的想法?
(3)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4)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讲“我”被红领巾和解放军战士的助人为乐的行为感动,萌生看完系送老奶奶回家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课文学习完了,课文讲了“红领巾”帮老奶奶找座位,“我”旁边的解放军战士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老奶奶,“我”深受教育,决定系散场后送老奶奶回家,我们也要向红领巾和解放军学习,学习他们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好品质。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背诵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二、让学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戏还没开演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解放军战士在做什么?
    2、预告戏开演的第一遍铃声响过之后,发生了什么事?解放军战士是怎样做的 ?
    3、老奶奶是怎样向我介绍红领巾的?
4、“我”为什么会产生看完戏送老奶奶回家的想法?
(这些问题在上课时都讲过,让学生自己回答,师生共同评议。
   三、做课后部分练习题。
第三题:读读写写,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攥     抱歉    耸动     聚精会神   突如其来
愣     抱怨    萌生     迷惑不解   无言以对
    (1)让学生读词语。
(2)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从课文中找出带点词语的句子读一读,解释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3)指导学生造句。
    2、让学生读写好的句子。
3、把下面的“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
(1)我把票攥得紧紧的。
                                          
(2)突如其来的事情把我弄糊涂了。
                                            
4、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和学生评议。
5、看(听)话写下面的一段话。
    一位“红领巾”把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扶进了剧场,帮老奶奶找座位。可是这位“红领巾”粗心地把楼上一牌六号看成了楼下一牌六号。解放军战士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老奶奶。解放军战士和“红领巾”都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品质。
 
 
板书设计:
            “我”坐在第一排,心里十分满意 旁边的解放军在看书
             预告开演的第一遍铃声过后  一位红领巾扶着一位老奶奶来找座位  解放军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老奶奶。
3、开演之前    “我”听了老奶奶的介绍  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我”被解放军和红领巾的行为感动  决定看完戏送老奶奶回家。
教学后记:
              在教学本课时间,我主要是要学生多读课文,找出发生什么事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读完后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知道其中的正确答案,学生也就理解了课文。
4、我和姐姐争冠军
教学要求:
   1、本课七个生字词语。会用“踊跃”,“忙碌”造句。会用指定的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能找出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5、能仿照课文,说、写一次体育活动或比赛。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和姐姐争冠军的决赛过程。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讲的一些乒乓球动作的术语。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         4、我和姐姐争冠军
   二、新授。
1、让学生看课后的预习要求: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我”和姐姐争夺冠军的重点句子。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4、学习生字词语。
xuān bù  yǒng  yuè   yù  sài  qiā  qiā   wéi chí  kòu shā
宣  布   踊    跃    预  赛    恰  恰     维 持   扣  杀
    5、教师范读课文。
6、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谁与谁争夺冠军?最后是谁夺得了冠军?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7、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特别是一些乒乓球术语。
8、指导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 自然段讲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我”和姐姐报了名。
第二段讲预赛的情况。
第三段讲决赛前场内的情况。
第四段讲决赛进场试球。
第五、六、七段讲决赛情况。
9、让学生默读课文,讨论问题:课文哪几段直接讲“我”和姐姐争夺冠军的?在这以前讲了什么?
在决赛第三局的比赛中,“我”是怎样争夺冠军的?
(学生读课文自己找出正确答案)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书写词语2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手势写词语。
   维持     踊跃    扣杀   预赛
   2、让学生说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直接讲“我”和姐姐争夺冠军的?在这以前讲什么?
   二、新授。
1、教学第一段。
(1)指名读。
(2)让学生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什么。(讲学校要举行乒乓球比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3)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理解内容。
(4)让学生说说读了第一自然段,了解了哪些内容?
了解了我和姐姐在同一个学校读书,课后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小球迷。国庆节前学校要举行乒乓球比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5)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学第二段。
(1)让学生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的主要意思。(讲我和姐姐在预赛中都战胜了自己的对手,两个人将在决赛中争夺冠军。)
(3)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3、教学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进场前,礼堂里是怎样的情况?我的心情怎么样?
(3)边结合挂图边讨论,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这一段。
(5)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讲决赛场内的情况。)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决赛前场内的情况是怎样的。
   二、新授。
1、第四自然段。
(1)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讲我和姐姐进场试球,我的心情非常紧张。)
(3)让学生读这一段,说说: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我的心情紧张?(学生从课文中自己找)
(4)让学生齐读课文。
2、教学第五、六、七自然段。
(1)读这几个自然段。
(2)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前两局的比赛情况是怎样的?第三局我是怎样发球的?姐姐是怎样打球的?我和姐姐比赛的情况怎么样?
(3)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看挂图边理解课文内容。
(4)提名回答以上问题。
(5)教师小结。
(6)说说这几段主要讲什么?
    讲决赛中我和姐姐争夺冠军的经过。
(7)指导学生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第五、六、七自然段。说说:在决赛中我是怎样争夺冠军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全部的课文。课文重点讲了我和姐姐争夺学校乒乓球比赛冠军的经过。我们要小本课小朋友热爱体育活动,积极参加比赛的精神。
   五、作业。
      1、情地、流畅课文。
2、练习背诵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
   二、让学生回答课后的问题。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直接讲“我”和姐姐争夺冠军的?在这以前讲什么?
    2、在决赛的第三局比赛中,“我”是怎样争夺冠军的?(让学生回答,,师生评议)
   三、指导学生背诵、默写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四、做课后的部分习题。
1、从课文中找出描述“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再讲讲这些句子的意思。
(1)让学生读题目,理解意思。
(2)让学生找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师生评议。
2、读下面的词语,想想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预赛          正手球       长球      发球
                                    
决赛          反手球       短球      挡球
                                     扣球
(1)让学生读词语。
(2)让学生通过演示等方法说说词语的意思。
3、照样子写句子。
(我)才(试了几个球),(手心里)全是(水)。
(  )才(          ),(     )全是(    )。
(   )才(         ),(    )全是(     )。
(1)让学生读例句,弄清仿写的句式。
(2)指导学生说写句子。
(3)让学生读写好的句子。
4、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踊跃……
忙碌……
(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有两个词语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2)让学生造句,教师作指导。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仿照课文,说、写一次体育活动或比赛。
 1、让学生读题目,弄清题意。
“仿照课文“主要是按一定的顺序,叙述要有条理,有重点。
 2、让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过的一次体育活动或比赛。
 3、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有条理、有重点地说一说自己参加过的活动或比赛,教师作指导。
 4、让学生把所说的活动或比赛写下来。
 5、教师面批。
 6、教师小结。
附:
 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我们踊跃地报了名。
比赛那天,天气晴朗。同学们都集中在操场上。比赛分为男、女单跳和多人跳。比赛选手个个熟练地甩着绳子,脚随着节奏快速地跳着,他们的脸跳得通红,满头大汗,还是坚持跳着。旁边的同学在为他们大声喊“加油!”。
经过艰苦的比赛,我们班的沃佳乐同学夺得男子单跳第一名!他一分钟跳了170个。我们真为他高兴。
 
板书设计:
 
                4、我和姐姐争冠军
                  报名
 
我和姐姐争冠军    预赛
                        决赛前场内情况
决赛  进场试球
         决赛
 
教学后记:
    本课贴近学生生活,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所以我在教学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去理解内容,讲清楚一些乒乓球术语,用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一定要争气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童第周勤奋学习,为祖国人民争气的精神。
   2、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培养、锻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是结合童第周两件正气的事来理解争气的含义:一是要有志向,二是要有信心,三是要肯努力。
教学用具: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      5、一定要争气
   二、让学生读课文,说说:
     “一定要争气”是什么意思?是谁心里想的?
   三、让学生再借助汉语拼音,观察课文插图及借助字典来克服阅读上的困难,能够读懂课文的基本内容。
   四、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是讲童第周家里很穷,小时候没有受到学校的正规教育。
    第二自然段讲童第周上中学晚,学习跟不上,经过再三请求,校长才同意让他试读。
    第三自然段讲童第周勤奋学习,赶上了别的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第四自然段讲童第周受到亲友的资助出国留学,外国人瞧不起中国、留学盱衡,童第周下决心要为中国人争气。
    第五自然段讲童第周刻苦钻研,做成了外国教授几年没做成功的实验。
    第六自然段讲童第周实验成功,震动了欧洲生物界,为中国人争了气。
   五、让学生讨论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分两段:
第一段(1、2、3自然段):讲童第周上中学学习成绩跟不上,经过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想:一定要争气。
第二段(4、5、6自然段):讲童第周出国留学,做成了外国教授几年没做成功的实验,为中国人争了气。
   六、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段(1、2、3自然段)
   1、让学生读第一段。
   2、思考并讨论,教师小结。
童第周四干什么的?他出生在哪里?他小时侯家庭条件怎么样?读过书吗?
童第周多少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学习成绩怎么样?校长是怎么处理他的?
第二学期,童第周是怎样发愤学习的?结果怎么样?他是怎么想的?
(学生自己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回答,教师小结)
   3、结合挂图理解童第周发愤读书学习的情景。
   4、指导指示有表情地朗读这一段。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 第一段,讲了童第周上中学时学习跟不上,经过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他想自己要争气,不比别人笨。我相信我们班的几个同学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大家要向童第周那样有信心,肯努力。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并讨论,师小结。
       (1)童第周28岁时到哪个国家去留学?跟谁学习?外国的人瞧不起中国留学生的情况下,童第周是怎么想的?
    (2)那位教授在做一项什么实验?成功了吗?最后是谁最成功的?教授怎么说?
    (3)童第周做成了实验后怎么想的?
(学生认真读课文,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3、结合后挂图理解内容。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二、让学生读课文,回答“思考.练习”中的问题。
   1、 课文中几处讲到“一定要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后小结。)
       课文中三处讲到“一定要争气”。第一处是他上中学经过努力成绩赶上来时他心里想的;第二处是他到比利时留学时。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时他心里想的;第三处是在他做成外国教授几年都没做出来的实验后想的。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校长要他退学,经过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再”三是什么意思?他”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
    (2)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发愤“是什么意思?童第周是发愤学习的?)
    (3)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教授为什么夸奖童第周?)
    (学生思考问题,提名回答,教师小结。)
   
6、家乡的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词语,会用“各不相同”,“情趣”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感情。
   3、学习按课文提示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能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5、能观察一个建筑或一处场所,说、写一段话,讲清楚它的名称和造型特点。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生理解家乡的桥在造型与名称上的特点以及小桥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哪些乐趣。
  教学难点是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教师:图上画的是江南水乡的桥。在江南,有很多这样的桥。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去看看这些桥。
   板书:       6、家乡的桥
  二、新授。
   1、让学生按要求预习,教师检查预习效果。
学生默读课文,想想江南的桥为什么是这样多?它的造型 和名称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把家乡的桥称作“我们的乐园”?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出示词语。
hù   zhuì   jiū   yuán    mù qín   záo     yán    xiè 
户   缀     赳    元      暮  禽   凿      炎     蟹
   3、学习生字词语。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读,提出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5、指名读课文。
   6、让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按预习中的问题,学习 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故乡江南小桥长,小桥多。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家乡的桥在造型与名称上的特点。
第三段(第4自然段)讲家乡的桥是孩子们的乐园。
第四段(第5自然段)讲作者长相忆家乡的桥。
   6、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读生字词语。
    2、让学生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段,请同学们可后认真读课文。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5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看拼音写词语。
mù qín  xióng jiū jiū  yán rè  zhuō xiè 
(     )(          )(      )(        )
2、让学生说说分段的情况。
  二、新授。
   1、教学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我的故乡在哪里?故乡的小桥为什么那么多?
                       故乡的小桥显示出什么重要性?
   (3)让学生读这一段。
   (4)说说这段段落大意。(讲故乡的小河长小桥多。)
   2、教学第二段。
   (1)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小桥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家乡的桥都是石桥,在造型上却是千姿百态。)
   (3)这段讲了哪几种造型的桥?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让学生说说读这一段,结合挂图理解内容。
   (5)让学生理解下面一句话
      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讲月亮婆婆的家呢!
   (6)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7)让学生说说这一段讲什么?家乡的桥在名称上有什么特点?
   (8)指导学生读这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段,说说家乡小桥在造型及名称上有什么特点。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让学生读课文,说说家乡的小桥在造型与名称上的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小桥在造型及名称上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教学第三段。
   (1)课文。
   (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把家乡的桥称作“我们的乐园”?
       (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我们在桥边钓鱼,碰得巧还能捉到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地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所以作者把家乡的桥比作“我们的乐园”
   (3)让学生读这一段。
   (4)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意思。(讲家乡的桥是孩子们的乐园)
   2、让学生读最后一段。
   (1)带领学生读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
      作者扣住“忆”用“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收笔,既照应了题目又点明了中心,表明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齐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第四段,填空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讲的,是从                 、               、           
             、               、四方面来讲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讲了家乡的桥给孩子们带来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和怀念。
  五、作业。
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并默写。
  三、做课后部分练习。
  1、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家乡的桥有哪些美妙的名称?这些名称是怎么样来的?
   (2)“长相忆”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最忆家乡的桥?从长相忆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1)题比较容易,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第(2)题比较难教师要作指导。)
   2、填空。
    (在上节课的巩固练习中已经讲过,让学生自己填写。)
   3、读读写写,结合课文说说带点词语大意司。
   (1)有趣的是,在清石上凿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跟桥相衬相映,又添了几分情趣。
   (2)也里,你撑一条小船穿梭其间,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3)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①先让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②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教师作指导。
   4、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各不相同……
情趣……
(1)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大局子,理解词语大意司及在句子中的用法。
(2)指导学生造句。
(3)让学生读写好的句子。
   5、把完成的练习读一遍。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仔细观察一个建筑物或一处场所,说、写一段话,说出它的名称和造型特点。
  1、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不宜太复杂、庞大,可以是一座楼,一个亭子、一个体操房之类。)
  2、让学生仔细观察。(注意经过观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
  3、指导学生先说说。
  4、让学生把所说的写下来,教师巡视。
  5、教师小结。
参考例文:
我们学校的电脑室
  我们学校电脑室不算大,大约十多平方米,电脑室在办公楼的三楼,楼梯右边的那间就是。外面有防盗门,里面有木门。走进里面一看,两排电脑整齐地排放着,每台电脑前配有一张漂亮的绿色塑料凳子。窗户上有湖蓝色的窗帘,防止光线太强,电脑屏幕反光。平时,同学们在这里认真地学习电脑操作。还学习打字、画画、玩游戏等,大家很开心。
电脑室真是同学们的乐园!
 
板书设计:
6、家乡的桥
        江南   小河长   小桥多    
                  过户桥
石桥        
             单拱桥
             千岁桥
            娘娘桥
   名称美   骆驼桥
           元宝桥
              如意桥
                在桥头下棋  讲故事
              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
家乡的桥是我们乐园  在桥边钓鱼   捉蟹
荡一条小船进桥洞休息。 
 
教学后记:
   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对照,并结合展开想象,帮助学生理解桥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7、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词语。会用“富饶”、“风景优美”造句。会用“什么成群结队地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写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4、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几句话是围绕什么讲的,是怎样连起来的,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去美丽的西沙群岛看看(出示挂图,让学生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板书:         7、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新授。
   1、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要求是: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主要讲什么。
           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富饶    岛屿   蠕动    栖息
   2、检查预习效果。
课文讲的是西沙群岛,主要讲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风景优美。
理解词语意思,自学生字词语。
fù  ráo    hóng  yīng   xíng  zhuàng  
富  饶     红    缨     形      状
páng dà    chǎn  luǎn     niǎo  fèn 
庞   大     产   卵       鸟    粪
   3、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的位置。
   4、教师范读课文。
   5、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6、指名分段读课文。
   7、教学第一自然段。
  (1)提名读。
   (2)让学生说说:西沙群岛在哪里?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西沙群岛是在南海上的一座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3)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4)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讲西沙群岛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这是全文的总述。)
   8、教学第二自然段。
   (1)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讲西沙群岛的海水的颜色。)
   (3)让学生说说西沙群岛海水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呈现这种颜色?
   (4)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1、生读生字词语。
    2、让学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我们初步读了课文,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那里的物产有哪些?风景怎样美?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去理解。
  五、作业。
   1、生字词语。
   2、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西沙群岛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
   2、让学生说说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有哪些颜色及为什么这里的海水会有这些颜色?
  二、新授。
   1、教学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讲什么。(讲西沙群岛海底各种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
   (3)让学生说说:西沙群岛的海底的珊瑚是怎样的?海参是怎样的?大龙虾是怎样的?
   (4)结合挂图理解这一段。
   2、教学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结合挂图了解这一自然段。(分别指出各种雨的特点说一说。
   (3)让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
   (4)让学生朗读这一段。
   (5)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讲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6)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3、教学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出这一段讲什么?
   (3)让学生说说:这里的贝壳有什么特点?海龟有什么特点?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1、 指导学生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2、让学生说说:
   (1)西沙群岛的海底有哪些物产?
   (2)西沙群岛的 海里有哪些品种的鱼?
   (3)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怎样的贝壳和海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西沙群岛的海底、海里、海滩上有哪些景色和物产。使我们觉得西沙群岛美丽、富饶。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让学生说说西沙群岛的海底、海里、海滩上有哪些景色和物产。
(海底有珊瑚、海参、龙虾。海里有成群结队的鱼;海滩上有千奇百怪的贝壳和大海龟。)
  二、新授。
   1、教学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结合挂图理解内容。
“ 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说明鸟多。
“遍地都是鸟蛋”说明鸟蛋多。
“树下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鸟粪”说明鸟粪 多。
   (3)指导学生说说读这一段。
   2、教学第七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讲祖国答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西沙群岛,要把它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默写。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回答:
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课文学习完了,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使我们觉得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地方的地方。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齐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做课后部分练习题。
   1、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
      (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已经讲过,同学们自己总结)
   2、在括号里填写上合适的词语。
(     )的树林        (         )的海龟
(      )的花朵       (         )的鸟类
(      )的鹿角       (         )的条纹
(先让学生自己按课文内容来填写,再启发学生写出不同的答案。)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1)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3)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这祖国的南大门。
(三个句子分别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第一句讲鱼多,多到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第二句中“鸟的天下”,也用夸张的手法说鸟极多,整个西沙群岛被鸟占据着。第三句讲西沙群岛如同我国南面的大门,用形象的比喻说明它地理位置的重要。学生理解这三句话时,不必要讲修辞手法,只需要从意思上理解就可以了。)
   4、读读写写,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富饶    威武   海防前哨     物产丰富
蠕动    栖息   风景优美     千奇百怪
   (1)让学生读词语。
   (2)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3)让学生抄写下面的词语。
   5、照样子,写句子。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   )成群结队地在(        )(        )。
(   )成群结队地在(         )(       )。
   (1)让学生读例句,弄清所仿写的句式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样”。
   (2)指导学生仿说、仿写。
   (3)让学生读写好的句子。
   6、听(看)话写下面的一段话。
         西沙群岛是南海是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西沙群岛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解放军战士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可爱。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学生都非常熟悉,重点是训练学生听(看)话的能力。)
 
板书设计:
                       7、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海水五光十色
                              珊瑚
                       海底: 海参
                              大龙虾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里:鱼多得数不清
                             贝壳
                      海滩    大海龟
                      海岛 : 鸟的天下
 
教学后记:
    在教学是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几句话的意思,是围绕什么讲的。又是怎么连起来的,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课文的真正意思。
8、繁星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词语,会用“仿佛”、“静寂”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叙述了“我”三次看繁星的不同景象和不同感受,表达了“我”对繁星的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学习观察星空,说、写一段话。
  4、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我”三次看繁星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是课文中有些语句的含义较深,不容易理解。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满天星星的夜晚吗?喜欢看那满天的星星吗?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位作家三次看繁星的不同感受。
  二、新授。
   1、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1)让学生看课后的预习邀请。
   (2)让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2、出示生字词语。
nà liáng  cāng miàn  bàn míng bàn mèi yáo yáo yù zhuì meèng huàn
纳  凉    舱   面   半  明   半  昧     摇 摇 欲 坠     梦   幻
   3、学习生字词语。
   4、教师读课文。
   5、学生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6、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作者几次看繁星的经过,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什么感受。
   7、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读课文思考:
      这一自然段讲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观察星天,感受是怎样的?(这一段讲作者从前在家乡的庭院里纳凉的时候观察繁星的,望着星天,作者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3)帮助学生理解“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的作用。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中心。尽管“我”所到处的环境不同,年龄前后不一,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也各不相同,但对星空的爱自始至终贯穿全文。)
   (4)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挂图理解密密麻麻的繁星。
   (5)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说说:作者几次观察繁星,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感受如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并重点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第一段讲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庭院中观察繁星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星天的爱。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nà liáng   cāng miàn  bàn míng bàn mèi   mèng  huàn 
 (      ) (      ) (             )  (        )
  2、让学生说说作者地狱次观察繁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感受怎么样?
  二、新授。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讲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观察反繁星的?感受怎么样?
(讲作者在南京求学时在后门的菜园边观察繁星的,感受到光明无处不在。)
   (3)结合挂图理解句意,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读这一段。
   (5)让学生朗读这一定段说说这一段讲什么意思。(讲作者在南京求学时在后门菜园里看繁星的感受。)
   (6)让学生自由地读这一段。
   2、教学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读思考:这一段讲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观察繁星的、有什么感受?
(这一段讲作者在海上躺在轮船上看繁星的,感受到海上的夜是柔和的、静寂的、梦幻的。)
   (3)结合挂图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学生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说说:
课文讲了作者一共几次看繁星,每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感受是怎样的?
  四、课堂小结。
    课文讲了作者三次在不同的地方看繁星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的爱。
  五、作业。
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读课文,回答:
 课文讲了作者几次看繁星,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什么感受?
  二、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三个描写繁星的句子,并讲讲这些句子的意思。
(如: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深蓝色的天空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三、读读写写,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纳凉    仰望    舱面   摇摇欲坠   无处不在
     梦幻    仿佛   静寂   半明半昧    星群密布
   1、读词语。
   2、让学生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3、让学生抄写词语。
  四、指导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五、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在晴朗的夜晚,对星空作一次观察,说说你观察到的情景和感受,再用一段话把它写下来。
  1、首先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2、明确要求。
  3、督促每一个学生都留心观察并且注意边观察边展开想象。
  4、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来说并写成一段话。
如:
    晚上,我到院子里观察星空。天空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繁星,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亮,有的暗。有的几颗星组成了一幅图形。它们还一眨一眨的,好象在对我说:“小朋友,上来和我们一起玩吧!”
 
板书设计:
                       8、繁星
以前   在家乡庭院里看繁星  忘记一切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繁星   三年前  在南京住的地方的后院看繁星  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  在海上看繁星   海上的夜是柔和 的 静寂的 梦幻 的
教学后记
     句子意思较深,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注意把握重点,掌握适当的深度,尽量降低难度,让学生容易理解。
9、我爱家乡的翠竹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翠竹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体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练习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翠竹的特点。
   难点是体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板书:    9、我爱家乡的翠竹
  二、新授。
   1、让学生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讨论或请教老师。
   2、指名读课文。
   3、让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讲“我”的家乡在山区,四季常青的翠竹把家乡打扮得分外美丽。)
   (3)结合挂图,理解这个自然段。
   (4)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4、教学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讲春天竹子开始生长。)
   (3)让小说理解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4)齐读这一自然段。
   5、教学第三自然段。
   (1)让学生读课文。
   (2)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3)让学生理解这一自然段内容。
        “清明节过后”,点名竹笋冒出来的时间。“一个一个像尖塔似的小脑袋,而且都戴着一顶顶黄色的笋壳的帽子”,讲了笋的样子。“一个下春雨的夜晚,笋能长高一尺多”具体讲了春雨后笋生长很迅速。
   (4)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让小说读第一、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让学生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让学生说说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二、新授。
   1、教学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重点讲笋的种类。)
   (3)理解这一段的内容。
     “毛竹”的笋又胖又大。“青皮竹”的笋细细长长。
   (4)齐读这一段。
   2、教学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第五自然段里有几句话?主要讲哪几个意思?(第五自然段有6句话。主要讲两个意思:前两句讲笋长成了竹子,后三句讲竹子的各种用途。)
      竹子的用途有哪些?(可以做成笛子,粗的可做成水桶。有的竹子可以做筷子,编竹篮、编成各种手工艺品。)
   (3)齐读这一段。
   (4)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3、教学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讲家乡的翠竹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及由翠竹想到山区人民正直、质朴的品格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3)齐读这一自然段。并结合挂图理解意思。
   (4)通读全文。
   4、学生齐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说说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我”的家乡在山区,四季常青的翠竹把家乡打扮得分外美丽。
第二段(第2、3、4、5自然段):按照竹子的生长过程,讲家乡翠竹的特点。
第三自然段(第6、7自然段):讲“我”对翠竹的赞美及由翠竹想到山区的人民那正直、质朴的品格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指导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些地方讲家乡翠竹的?(课文从笋生长、竹子的用途等方面讲家乡的翠竹的。)
  三、让学生流畅地朗读课文。
  四、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0、画杨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词语,会用“叮嘱”,“教诲”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3、学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5、仿写短文,叙述一次老师对同学的教育。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中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画杨桃的事例,知道用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的道理,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个苹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让学生感受从不同角度看到苹果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文中的第一幅图,告诉学生图上是一只杨桃从两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师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板书:
                                  10、画杨桃
  二、新授。
   1、让学生读课后的预习要求,按要求预习课文。
   (1)让学生读课后的预习要求:默读课文,想想父亲和老师是怎样教“我”画画的。
          查字典自己学习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审视      嘻嘻     熟悉    教诲
   (2)让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父亲和老师是这样教“我”画画的:看一样东西,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理解词意。
审视:仔细看。     嘻嘻:形容笑的声音。  熟悉:知道得清楚。
教诲:教育、诱导。
   2、出示放大课文,教师范读。
   3、让学生按要求读课文,读通、读懂、不添字漏字。
   4、指名读课文。
   5、让学生读课文思考:
   (1)“我”开始画杨桃的时候,父亲是怎样要求的?
   (2)图画课上。
,“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看了“我”画的杨桃反应怎么样?
   (3)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是怎样教育我同学的?
   6、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父亲怎样教“我画”杨桃。
 第二段(第2到18自然段):讲图画课上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第三段(第19自然段):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7、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回答“思考.练习”中的第一题中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分段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默写生字词语:
     教诲      熟悉    审视     叮嘱
  2、让学生说说课文可以分几段及每段的段落大意。
  二、新授。
   1、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读课后思考题并讨论:
         “我”开始学画的时候,父亲是怎样要求的?(爸爸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3)帮助学生理解爸爸说的话。
“叮嘱”是再三提醒、嘱咐。“想当然”,是指不顾看到的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的印象下判断,做事情。“走了样”,失去原来的样子;“画走了样”,就是画的和看到的不一样。
父亲经常这样叮嘱“我”的那句话有两层意思:画画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做和不应该怎么做。
   (4)让学生读这一段。
   (5)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讲父亲怎样教“我”画画。)
   2、教学第二段。(第2到18自然段)
   (1)让学生读。
   (2)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的?同学们看了“我”的画反应怎么样?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是怎样教育同学们的?
       (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像五角星。同学们看了“我”画的画都哈哈大笑。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首先走到的座位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接着请觉得好笑的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看讲桌上的杨桃,让他们说说从这个角度去看,杨桃像什么最后老师启发学生从中懂得一个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事物,看到的是不同的样子。)
   (3)让学生读老师和颜悦色地讲的那段话,说说一共有几句,这几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再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①让学生读那段话,思考以上的问题。
   ②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
共有5句,可分两层意思。
前4句是讲该怎样看别人画画,“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第5句,也就是最后一句话讲自己应该怎样画:”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就画成什么样子“。这句话包含着实事求是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4)让学生朗读这一段。
   (5)学生齐读课文。
   3、指导学生朗读一、二段。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二段。思考:
“我“开始画杨桃的时候,父亲是怎样要求”我“的?
2、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同学们看了有什么反应?
3、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是怎样教育同学们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二段,讲了父亲教“我”怎样画画及图画课上“我”画杨桃发生的事。我们懂得了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1、”开始学画的时候,父亲是怎样要求的?
   2、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同学们看了“我”画,反应怎么样?
   3、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是怎样教育同学们的?
  二、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并理解内容。
   1、生齐读这一段。
   2、指导学生理解这一段。
讲父亲和老师说的话,对“我”一辈子都有帮助、有好处。
“受用”得到好处。“一生受用”对一辈子有好处。
   3、让学生说说父亲和老师说的什么话使“我”一生受用。
   “ 画画时,看到的是什么就画什么。”
   4、让学生说说这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三、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作业。
        写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让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1、“我”开始学画画的时候,父亲是怎样教“我”的?
   2、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看了“我”的画,反应怎么样?
   3、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是怎样教育同学们的?
  三、做课后部分练习题。
   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1)老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2)“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回答。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①带领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及体会其中所表达的语气。
②让学生看看这几句话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最常见的基本表达方式,要用冒号、引号。第二句是将说的话用引号表示在前,说说放在后,不用冒号。第三句是在承接上文,明确对话双方的情况下,两句并列的对话,不点出对话者,也不用冒号。
2、读读写写,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叮嘱      审视    教诲    轮流     相似
熟悉      受用    严肃    和颜悦色
   (1)让学生读词语。
   (2)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指导学生造句。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仿照本课中老师教育同学的那部分,写一篇短文,叙述一次老师对同学的教育。
   1、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启发学生确定写“哪一次”老师对同学的教育。即确定“写什么”。
   3、指导学生思考“怎样写”
可以先写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接着写老师是怎样做、怎样说的。
最后了写经过老师的教育,自己和同学的反应和想法。
如:
    上课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读书,***一会回头望,一会儿向窗外看,接着又玩弄铅笔和尺子。老师看见了,对***说:“你看同学们都在做什么?”***说:“我不想读书,只想玩。”老师耐心地教育他:“你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吗?现在不好好学习知识,长大了哥哥子都没有,再加上你是聋哑人,那就更困难了。你懂吗?”***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接着  翻开书本读起书来。
 
板书设计:
                           10、画杨桃
                 父亲教我怎样画杨桃
画杨桃   图画课上发生的事情
                 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事情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情的经过领悟其中的道理的基础。
11、春蚕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养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从中感受到孝敬父母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4、能按蚕的生长过程复述课文,具体说出母亲养蚕的辛苦。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的语句,了解和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家里养过蚕吗?或者看过别人家养蚕吗?对于蚕,我们在四年级的课文中已经了解了。那么怎么样样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
          板书:        11、春蚕
  二、新授。
   1、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1)让学生看预习要求:读课文,想一想母亲是怎样养蚕的?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字词语。
   (2)让学生按要求进行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读课文,读生字,并试着把生字组词理解。
biǎn      zēng     zhú       shèn       jiǎn     bìn  
大   匾       增  加   烛  台    渗  出   蚕 茧    两 鬓
   4、让学生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5、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让学生说说:
这段讲什么?有几句话?
(讲作者回忆母亲解放前靠养蚕换点钱供孩子上学,有3句话。)
   (3)指导学生读这一段,体会母亲养蚕的不容易。
   (4)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6、教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讲蚕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
   (3)让学生边读边讨论:
    蚕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一尺见方的纸上布满比芝麻还小的蚕卵,过了一段时间,蚕种上便有许多极小的蚕在蠕动。蚕的生命就这样开始了。)
   (4)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
“照例“就像往常一样。
“榆钱“指榆树的叶子,联系实物理解。
   7、让学生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并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蚕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
  二、新授。
   1、教学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当蚕种上有许多极小极小的蚕在蠕动的时候,也句是蚕的生命的开始后,母亲做了哪些事?
    (把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子里,撒上擦得干干净净的剪得又匀又细的桑叶。)
   (3)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讲蚕儿小的时候,母亲把蚕放在小匾子里,撒上擦得又匀又细的桑叶。)
   (4)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教学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蚕一天天地大起来,应该做哪些事?(桑叶一天天地剪地粗起来。等蚕长到半寸来长的时候,小匾换成大匾,就开始喂整片的桑叶了。每天清晨,姐姐把桑叶采回来,母亲叫我洗手,用毛巾把桑叶一片片擦干净,再轻轻地撒在匾里。)
   (3)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4)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讲蚕一天天大起来,桑叶也一天天剪粗起来,小匾换成了大匾,开始喂整片的桑叶了。)
   3、教学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让学生边读边结合挂图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蚕越来越大,要做哪些事?(把一匾分成两个、三个……母亲带在和我和姐姐把隔壁的房间打扫干净,当作养蚕室,把七、八个匾都搬了进去,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
   (4)让学生找出这个自然段中有关语句,并结合挂图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蚕的生命开始以后,母亲是怎样养蚕的,从中看出母亲养蚕很辛苦。
  五、作业。
认真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说说从蚕的生命开始,母亲做了哪些事?
  二、新授。
   教学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帮助学生了解内容。
   (3)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
   (4)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5)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学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3)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4)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讲蚕快上山了,母亲更辛苦,一夜要起来两次,累得腰酸背疼。)
   3、教学第八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边读教师边画图帮助学生理解“蚕上山”结茧子“的情形。
   (3)帮助学生理解母亲说的话。
   (4)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5)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4、齐读第九自然段。(体会母亲养蚕付出的辛苦。)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朗读第六、七、八、九自然段。
   2、让学生说说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语句说明母亲养蚕的辛苦的。
  四、课堂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二、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养蚕辛苦的句子,读一读。
(整个养蚕的过程随处可见母亲的辛苦。在蚕儿很小的时候要把摘下来的桑叶擦干净,剪得又匀又细。随着蚕儿的不断长大,母亲要换多次匾子,采的桑叶也越来越多,要打扫房间做养蚕室,深夜起来添桑叶,要打扫蚕沙,最后准备蚕儿上山,摘蚕茧。每一件事,都不轻松,母亲的辛苦,以下的句子突出表现了这一点。)
每天深夜……
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
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
   三、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七、八、九段,并默写。
   四、做课后的部分练习。
1、默读课文,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1)让学生默读课文(带着问题)
    (2)指名说说蚕的生长过程,师生评议。
2、读句子,说说带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1)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
(2)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
(3)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①让学生读句子。
②让学生讨论带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教师小结。
“就靠”说明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收入来交学费。
“照例”就是按照惯例,年年都是这样的。
“又添了”说明每一次养蚕,母亲都要增添一些白发。年年养蚕,母亲越来越苍老了。
3、从课文中找出“……一天天……也一天天……”的句子读一读,再练习用这样的句式说,写一句话。
(1)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2)指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3)读写好的句子。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二、指名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按照蚕的渐渐长大的顺序,复述课文,具体说说母亲是怎样养蚕的。
  1、 对学生讲清楚复述的要求。
   (复述时要注意突出母亲养蚕辛苦的句子,还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2、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1)教师先自己复述,让学生认真听(看)
    (2)提名复述。
(3)师生评议。
板书设计:
                           11、春蚕
蚕的生命开始
     春蚕          蚕一天天长大
蚕快上山了
蚕上山了
教学后记:
    教学本课的时候。我把握重点,主要讲母亲养蚕的辛苦。要求学生能从中得到体会。
12、爷爷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会用“照样子写句子”的句式造句。
  2、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爷爷热爱劳动、热爱农业、热爱农村的优良品质。
  3、学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能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5、仿照课文写短文,叙述一次劳动。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课文是通过哪三件事写爷爷热爱劳动、热爱农业、热爱农村的。
  难点是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12、爷爷
   2、出示挂图, 让学生说说图上有谁。
  二新授。
   1、让学生按预习的要求预习。
   (1)让学生看课后的预习要求: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从字典里查出词语中带点的字的读音和意思。
    提水     提防     高兴  兴旺
   (2)让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看圈出的生字词。
        xiāng       tǒng       qí       yāo 
     车   厢    水   桶      一畦       邀  请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
   4、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爷爷的哪三件事。(讲爷爷提水、种菜、和“我”谈话三件事。)
   5、让学生讨论给课文分段,教师小结。
课文可以分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爸爸把爷爷接来了。
第二段(第3━7段)讲爷爷提水、种菜、和“我”谈话的三件事。
   6、让学生读课文。
   7、分组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爷爷的哪三件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并给课文分段,每一段具体讲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课后认真读课文思考。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课文可分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二、新授。
   1、教学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有关内容结合挂图理解)
   “好几年”说明爷爷已经很长是没到我家了。
   “左一封信,右一封信请他”强调同类行为的反复,这里指寄了很多信的意思。
   ……
   (3)让学生读这一段,说说这一段的主要讲什么。(讲爸爸把爷爷接来了。)
   (4)让学生说说“我”见到的爷爷是什么样子。
   (5)齐读这一段。
   2、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
   (3)提名回答问题。说说这段讲什么?(讲爷爷提水的事。)
   (4)让学生理解内容。(时间  事情经过)
   (5)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3、教学第四五自然段。
   (1)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这两段讲什么内容。
   (2)让学生边读边讨论:爷爷种菜的原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让学生根据以上的问题竟这一段分三层。
   (4)让学生分层读课文。
   (5)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至第五自然段。
   2、说说第三至五自然段主要讲的是爷爷的哪两两件事。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说说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了爷爷的哪几件事。
  二、新授。
   1、教学第六、七自然段。
   (1)指名读。
   (2)让学生说说只能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讲爷爷和我谈话的事。)
   (3)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结合挂图)
先讲爷爷听说“我”长大做“农学家”高兴地说“我”是他的“好孙子”并希望我长大了去老家工作。
再讲爷爷向“我”介绍老家的情况:庄稼好、羊群多、铁牛力大无比、电剪子剪羊毛又快又好。
   (4)让学生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从爷爷的谈话内容中,可见爷爷怎样的品质。(爷爷为老家的兴旺发达无比自豪,充分表现爷爷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思想感情。)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让学生把第二段(第3━7自然段)连起来读读,说说这一段的段落大意。(讲爷爷提水、种菜、和“我”谈话三件事。)
   3、教学第三段(第8、9自然段)
   (1)指名读。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先讲家乡来信……接着讲……
   (3)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讲爷爷接到老家来信回去了。)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课文全部学习完了,课文通过讲爷爷到“我”家提水、种菜、和“我”谈话三件事,表现了爷爷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思想感情。我们要向爷爷学习,学习他这些优秀的品质。
  五、作业。
   1、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讲了哪三件事?
   2、说说爷爷有哪些优良品质。
  二、指导学生背诵、默写第四、五自然段。
  三、做部分练习。
   1、读一读,说说每组里的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他不肯来。        他决定回老家。     乡亲们想念爷爷。
                                        
他总是不肯来。    他决定马上回老家。乡亲们都很想念爷爷。
   让学生认真读每组里的两个句子,体会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2)让学生讨论每组里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让学生再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点。
   2、照样子写句子。
   (1)在(这里种上点菜),不是(很好吗)?
     在(            ),不是(      )?
     在(            ),不是(       )?
   (2)(两个月)过去了,(我们的菜园)(一片碧绿)。
(     )过去了,(         )(        )。
(     )过去了,(         )(        )。
①让学生读例句,理解仿写的句式。
②指导学生仿说、仿写。
③指导学生读写好的句子。
  四、作业。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仿照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写一篇短文,叙述一次劳动的过程。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要求。
   2、让学生看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总结要求及写法
   (1)分层次把事情写完整。
   (2)恰当用动词、形容词等,把事情写具体。
   3、让学生回忆某次劳动的过程。
   4、让学生说说劳动的过程。
   5、教师指导仿说、写。
   6、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12、爷爷
爸爸把爷爷接来了
爷爷种菜、提水、和“我”谈话
爷爷接到老家来信回老家去了
教学后记:
    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种菜”这件事,懂得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且是通过一系列的动词的确切运用不这件事写清楚的。
13、友谊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国小朋友为日本小朋友画画所表达的中日小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学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3、能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认真朗读,加强了解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作者心情的体会。
难点是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一个小女孩拿着水彩和画笔,她身后是她画好的两幅画。一幅画的是几个人在练武术。另一幅画的是一个中国小朋友和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片梅树前热烈拥抱。
教师:这个小女孩为什么画这两幅画?画上的内容是什么含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课。
              板书:13、友谊
  二、新授。
   1、让学生读课文,完成“思考.练习”中的问题.
   美术小组接受的任务是                             。
  “我“画了两幅画,一幅是                ,一幅是            。
   (1)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2、让学生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可指导学生抓住“一天早上“,“下午”,“当晚霞在天边燃烧的时候“这些句子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我们“美术小组接受了光荣的任务―为日本小朋友画画。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我“画了《中日小朋友友谊之花》和《小武术》两幅画。
第三段(第4、5自然段)讲画画完了,“我”觉得画上的每一笔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3、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4、教学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第一段。
点明时间:一天早上
人物:我们美术小组
什么事:接受一项任务   为日本小朋友画画
   (3)让学生读这一段,并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讲我们美术小组接受一项光荣的任务―为日本小朋友画画。)
   (4)让学生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段,了解了美术小组接受一项光荣的任务―为日本小朋友画画。
  五、作文。
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美术小组接受的任务是什么。
  二、新授。
   教学第二段(第2、3自然段)
   1、让学生读这两个自然段。
   2、让学生说说:“我”为日本小朋友画了哪两幅画?
   3、让学生读课文,进一步讨论,教师小结:这两幅画的内容各是什么,“我”为什么为日本小朋友画这两幅画?
    (学生读课文,自己找出答案,教师小结)
   4、结合挂图,理解画上的内容。
   5、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及作者的心情。
  三、巩固练习。
     让小说自由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二段,了解了“我”为日本小朋友画了两幅画,一幅是《中日小朋友友谊之花》,一幅好似《小武术》,表达了“我”对日本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五、作业。
让学生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
   “我”为日本小朋友画了哪两幅画?“我”为什么画这样的两幅画?
  二、新授。
   1、指名读课文第三段(第4、5自然段)
   2、让学生读,说说:
       什么时间“我”画完两幅画?画完画,“我”有什么感想?(“我”画了整整一个下午,非常认真。“我”站起失神,“仔细端详着画面”,说明“我”确实对这两幅画倾注了自己的心意。“画上的每一笔”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是“仔细端详”后自然产生的想法。“啊,飞吧,我的画,飞到京都去,飞到奈良去,告诉日本小朋友,就说我们中国小朋友向他们问好。”表达了“我”丰富的想象和对日本小朋友永远友好的激情。)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这一段课文。
  三、让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四、让学生读课文,回答:
   1、我们美术小组接受什么任务?
   2、“我”为日本小朋友画了哪两幅画?画的内容是什么?表达“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教师小结。
14、我家还缺啥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八个生字和词语,会用“议论”,“期望”造句。
  2、理解渴望内内容,使学生懂得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要科学文化知识。
  3、能按课文提示给课文分段。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二段。
  5、练习仿写一篇短文,记叙一次议论。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养鱼也需要科学知识,需要专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说说自己家里有电冰箱、彩电、洗衣机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   板书  :14、我家还缺啥
(缺啥:就是缺少什么的意思。)
  二、新授。
   1、让学生按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1)让学生看课后我预习要求:读课文,想一想“我家还缺啥”这个问题是谁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我”是怎样回答的。
  查字典自己学习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询问       发愁     议论
   (2)让学生按预习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我家还缺啥”这个问题是爸爸在想买完家里所需的东西后提出来的,“我说我家缺啥知识,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4、按下面的大意把课文分成三段。
   (1)“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2)从付电费引起的议论。
   (3)爸爸问:“你们要的东西都买齐了,咱家还缺啥?”我“作了劝驾满意的回答。
   5、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给课文分段。
   6、指名按分的段读课文。
   7、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让学生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第一段讲了什么。(讲“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3)让小说边读边思考:“我“家买了一台冰箱,使小小的渔村轰动了。从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教师指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句子,理解意思。)
      电冰箱为我家带来了哪些方便?(学生自己找出句子说说)
   (4)理解内容。“吃在嘴里,甜在心上”是说吃到自己制作的棒冰,心里很高兴。
“希奇”一词说明在当时的渔村里,电冰箱还很少有。
“有……有……也有……”可见看出渔民都准备买了  看出人民的生活富裕了。
   (5)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课文分了段并重点学习了第一段,讲了“我” 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那由于电冰箱又引出了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课后读课文。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让学生说说:“我”家有电冰箱,小小的渔村轰动了,从哪写语句看出来?
     (2)电冰箱给“我”家带来哪些方便?
  二、新授。
   教学第二段(第3━9自然段)
   1、让学生读课文第二段。
   2、让学生思考:
   (1)有了电冰箱,电费增加了,引发了家里的议论,每个人是怎样说的?(妈妈说把冰箱卖了买洗衣机,弟弟说买彩电,“我”说买录音机。)
   (2)议论的结果怎么样?(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买。)
   (3)爸爸为什么都答应买了呢?哪来那么多钱?(爸爸说:“今年鱼塘搞承包,搞得好,到年底,一个男劳动力的收入可能超过五千元。这不是有钱了吗?”)
   3、让学生结合挂图理解内容,特别是理解第八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爸爸的话含有对“承包”这项政策的赞扬,也说明生产搞上去,收入就会增加,购买各种家电的愿望就能实现,生活就会更幸福。因此“越说越高兴”。)
   4、指导学生读这一段。
   5、说说这段的 主要意思。(讲有了电冰箱,电费增加了,在家里引起的议论。
   6、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第二段,说说:大家是怎样议论的?议论的结果怎么样?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二段,讲了有了电冰箱,电费增加了,在家中引发的议论,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的买。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2、让学生说说由付电费引起哪些议论,结果怎么样?
  二、新授。
   教学第三段(第10━1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三段。
   2、让学生边读边讨论:“我”家还缺啥“这个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我“是怎样回答的。(这个问题是爸爸在我们想买的东西都买齐的情况下提出俩的。我说那时“我”家缺少知识、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3、结合挂图,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讲爸爸在东西都买齐是情况下提出那时咱家还缺啥的问题,这是因为爸爸在劳动致富、承包鱼塘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感到自己只读过小学,文化水平低,殷切希望子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爸爸的期望还表现在启发月红的一段谈话中和他的目光中。月红在爸爸的教育下,终于说出让父母满意的答案。从月红的回答中看出,她已经懂得养鱼也需要科学知识,需要专家。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让学生烁烁或这一段的主要意思。(讲爸爸提出要买的东西“置齐了”,“到那时咱家还缺啥”的问题。)
   6、让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7、指导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回答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第三段,讲了爸爸提出要买的东西都买齐了,到那时咱家还缺啥的问题时,我回答是缺少知识和一个养鱼专家,其实,我们无论将来参加什么工作,都需要知识,同学们要趁现在多学知识啊。
  五、作业。
练习背诵第三段(第10━14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家买了一台电冰箱,使小小的渔村轰动了。从渴望呢的哪些语句看出来?
   2、吃晚饭的时候,爸爸为什么越说越高兴了?
   3、为什么“听了我的话,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
  二、指导学生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三段。
  三、做课后部分练习。
   1、选词填空,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买   卖
   (1)妈妈的意思是把电冰箱(   )了,(   )别的东西。
   (2)大家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   )了,别的东西一样一样(    )。
          泛         眨
   (1)几杯酒下肚,爸爸的脸上(   )着红光,越说越高兴。
   (2)弟弟(    )着眼睛看着我。
    (让系说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小结)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冰箱里装满了肉哇  菜啊  还有爸爸爱喝的啤酒  弟弟喜欢喝的冷饮
   (2)我心里一动  脱口而出  缺少知识  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①让学生读句子后,独立完成。
   ②教师巡视后小结。
   ③让学生读加标点的句子。
   3、用下面的词造句。
   议论……
   期望……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两个词语的句子,体会这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及用法。
   (2)指导学生造句。
   (3)让学生写好句子。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仿照划分的课文第二段,写一篇短文,记叙在家里或班级里的一次议论。
  1、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二段,体会这一段的写法。
   (如:第二段清楚地写了“议论”是在什么地方,哪些人参加了。议论是什么,过程怎么样,议论的结果是什么。)
   2、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家里或班级里的一次议论来写。
   如:
最近班级负责的清洁区,老是扫不干净。今天早上陈老师和同学们就这件事展开了议论。有的说:“让负责的同学每人各扫一天,拿天不干净就找谁负责一周。”有的说:“安排多人负责。”有的说:“每天有人负责检查。”
议论的结果是:把清洁区分成两块,责任到人,东边一块有刘洋负责,西边一块有沃佳乐负责。各人随时维护清洁区的卫生。
板书设计:
                   14、咱家还缺啥
          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付电费引起讨论
         东西都买齐了咱家还缺啥  我做了全家最满意的回答
教学后记:
   本课语言和口语很接近,上课时我让学生多读,同时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积累。
15、三棵银杏树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会用“照样子写句子”的句式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三棵银杏树的特点,体会作者喜爱家乡银杏树的感情。
  3、学习理解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
  4、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5、仿写一段话,描述一个场景。
  6、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银杏树的年纪、枝干,绿叶、花、果实的特点。难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些方面特点的。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银杏树吗?它的叶子、果实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
   板书:     15、三棵银杏树
  二、新授。
   1、指导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1)让学生看课后的预习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注意银杏树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变化。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略))
      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赤裸裸      停泊     烫手    仁儿       折扇 
   2、教师范读课文。
   3、让学生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4、让学生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出段落大意。教师作指导。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三棵银杏树的所处位置。
   第二段(第2━6自然段)讲了银杏树的年纪、枝干、绿叶、花、果实的特点。
   第三段(第7自然段)讲了秋天和冬天银杏树的景象。
   5、教学第一段。
   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段讲什么。(讲三棵银杏树所处的位置。)
   (3)让学生说说三棵银杏树所处的位置,并结合挂图理解。
   (4)指导学生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说说三棵银杏树所处的位置。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重点学习了第一段。了解了三课银杏树所处的位置。那银杏还俗的年纪、枝干、绿叶、花、果实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读第二段。
  五、作业。
   1、书写词语2遍。
   2、预习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生字词语。
  chì luǒ luǒ    tíng bó  tàng shǒu   guǒ rén er 
   赤 裸  裸      停 泊   烫    手    果   仁  儿
   2、让学生说三棵银杏树的所处位置。
  二、新授。
   教学第二段(第2━6自然段)
  1、 指名读。
  2、让学生说说第二段主要讲什么?(讲银杏树的年龄、枝干、绿叶、花、果实的特点。)
   3、让学生读课文,讨论:银杏树的年龄、树干、绿叶、花、果实各有什么特点?
年纪   没有人知道(大)
树干    直
   银杏树      绿叶   大片绿荫
花     小
果实     特别的清香味
   4、边带领学生读,边理解每句话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讲银杏树的年纪。
   第三自然段讲枝干。
   第四自然段讲绿叶。
   第五自然段讲花。
   第六自然段讲果实。
   5、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第二段说说:银杏树的枝干、年纪、绿叶、花、果实各有什么特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第二段,了解了银杏树的年纪、枝干、绿叶、花、果实的特点。同学们要学会说。
  五、作业。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练习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银杏树的年纪、枝干、绿叶、花、果实各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教学第三段(第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讲秋天,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落得满地都是。被秋风一吹,像一群黄蝴蝶。书页落尽,赤裸裸的弯曲的枝干上有老鹰停在那里,像一幅古画。
   (3)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
   (4)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讲秋天银杏树的样子。)
   2、指导学生背诵、默写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3、练习默写。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说说: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默写第四、五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读课文。
  二、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三棵银杏树各长在什么地方?
   2、冬、夏、秋、春银杏树各是什么样子的?
   3、银杏树的干、枝、花、果实各有什么特点?
   4、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
  三、读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1、 一棵靠着左边,影子投到河里。(          )
   2、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炒熟了,剥去壳,去了衣,就是碧绿般的一棵仁儿。(                                            )
   3、弯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尔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一动不动,衬着蓝天,像一幅古画。(                                 )
  四、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父亲说,他小时侯,上就这么高大了,经过三十多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似乎”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用“似乎”这个词?)
   2、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来的果?等到明年春天留心看吧。”(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让学生读句子,读括号里的问题。
   (2)让学生读句子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教师小结:似乎是好象的意思。因为银杏树经过三十多年的岁月不可能不长高不长大,所以这里用“似乎”。
父亲的话是说银杏树的果是开花才结。因为父亲想让我亲自去观察,自己找答案,所以他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说、写一段话,描述一个熟悉的场景。
  1、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它有条理地写一处场景的写法。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银杏树所处的位置。作者把树与景,树与树之间的关系讲得十分清晰传神。“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这是屋后空地的地形;“空地上有三棵白果树”,这是总的交待银杏树的所在。在此基础上,作者一一介绍了三棵银杏树的情况:一棵树的影子投到河里。它靠右边;另两棵在空地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
  2、指导学生选择一处熟悉的场景,用一段话来写这一场景中突出的场景。(例如,可组织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学校中的场地,用一段话来描述操场的位置、操场上的乒乓球台、单杠、双杠或沙坑等。)
  如:
我们学校的教学楼东边有一块不大的操场。操场东边是墙,靠墙边是三个乒乓球台,操场的西北角有单杠、双杠和沙坑。操场的北边和南边是绿色的草坪。
板书设计:
                        15、三棵银杏树
            位置:一棵靠右边  两棵在中央
            枝干 :笔直
三棵银杏树  年纪:大
绿叶:茂盛
花:小  淡黄色  果:炒熟了可以吃
教学后记:
     课文中间部分,具体描述了银杏树的年纪,枝干、绿叶、花、果实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重点通过阅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了解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些特点的,从而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想象的丰富,用词造句的准确。
16、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珍惜美好的春光;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困苦。
  3、能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
  4、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诗句意思懂得珍惜美好的春光,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
   教学难点是两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板书:16、古诗两首
  二、新授。
   教学《春晓》这首诗。
   1、  教师范读课文。
   2、理解题目“春晓”的意思。
   “春”是指春天;“晓”指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意思是:春天天刚亮的时候。
   3、结合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眠:睡觉。不觉:不知不觉。闻:听见。啼:鸟叫。
   诗句的意思是:春天的夜晚睡得正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知:知道
   诗句的意思是: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又吹落的多少花。
   4、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诗,注意好停顿和重音。
                   春  晓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5、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6、让学生体会这首诗中表达的意思感情。
    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讲自己酣睡初醒时所见所闻所想依次写出来,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7、指导学生背诵这首。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四、巩固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春晓》这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并默写《春晓》这首诗。
   2、让学生说说《春晓》这首诗的意思及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新授。
   教学古诗《蚕妇》
   1、课题。
   《蚕妇》题目的意思是养蚕的妇女。
   2、教师范读课文。
   3、带领学生读。
   4、结合挂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昨日:昨天。  市:做买卖。  入:到。  巾:手巾。
  诗句的意思是:昨天(我)到城市去赶集,回来的时候哭得很伤心。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遍身:全身。罗绮:这里指用绸缎做的衣服。
 诗句的意思:全身穿着丝绸一 人,都不是我们这些养蚕的人。
   5、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诗。
                 蚕  妇
           昨  日  入  城  市,
           归  来  泪  满  巾。
           遍  身  罗  绮  者,
           不  是  养  蚕  人。
   6、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讲了一个乡下养蚕的妇女到城里去做买卖,看到满身穿着丝绸衣服的,都不是辛辛苦苦的养蚕的人,她哭得很伤心。作者在诗中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现实,抨击了剥削制度的罪恶,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蚕妇》这首诗,诗中讲了一个养蚕的妇女到城里去做买卖,回来以后哭得很伤心,因为她看到满身穿着丝绸衣服的人都不事故养蚕的人,这首诗揭露了封建制度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现实,抨击了剥削制度的罪恶,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蚕妇》这首诗。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春晓》这首诗的意思。
  三、让学生说说: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蚕妇会“泪满巾”?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评议)
  四、读课文,讲讲下面的词语。
晓    眠    觉    闻     啼    知
   1、让学生读课文,结合诗句讲讲词义的意思。
   2、师生评议。
  五、在带点的词语的正确解释下面画“—”
   1、昨日入城市。    ①城市。②做买卖。
   2、归来泪满巾。  ①擦抹用的布或手巾。  ②头巾。
  (1)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2)师巡视后小结。
  
  附:
板书设计:
    (两首古诗的内容)
教学后记:
教学古诗,应加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意会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
17、寓言两则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认清方向,有错要及时纠正。
  2、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南辕北辙》,背诵和默写《亡羊补牢》。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认准方向,有错要及时纠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哪些寓言故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    17 寓言两则
  二、新授。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教学《南辕北辙》。
   (1)教师领学生读课文。
   (2)理解寓言的内容。(结合挂图)
这则寓言分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故事部分,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明明知道楚国在南边,他却坐在马车象北“飞奔”,说明他的行动与目的相反。
第二层是作者的议论部分,“楚国在南边,他却硬要往北跑,“硬要”一词,点出了那个人不顾客观现实,坚持自己的错误做法。“越……越……越……就越……”前面三个是条件,后面是必然产生的结果,说明方向错了。好的条件也会转化为不利的因素。条件越好,离他要达到的目标—楚国就越远。
   (3)指导学生读这则寓言
   (4)指导学生说说学生学了这则寓言有什么感想,理解《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的意思及所含的寓意。教师小结:《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标是相反的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南辕北辙》。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它的意思是心里越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南辕北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及所含的寓意。
  二、新授。
   1、指名读《亡羊补牢》。
   2、思考,讨论:
   “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
   (“亡”是丢失的意思。“补”是修补的意思。“牢”是牲口圈。“亡羊补牢”的意思是羊丢了以后修补羊圈。)
   (2)养羊的人发现羊丢了一只,是什么原因使羊少的?街坊邻居是怎样劝说养羊人的?养羊人是怎么说的?
   (3)那个人发现养又少了一只,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3指导学生读这则寓言。、
   4、说说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讲了一个养羊的人一天早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是羊圈破了个洞,半夜里狼从洞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街坊邻居劝他堵洞,他不听。后来,狼从洞里又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他很后悔没听街坊邻居的劝告,接着他把洞堵上,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5、让学生说说学习了这则寓言有什么想法。(有了错误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亡羊补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它的意思是丢了羊以后修补羊圈,告诉人们有了错误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两则寓言,背诵《亡羊补牢》。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让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1、《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是怎样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的想法对?为什么?
 2、《亡羊补牢》中的养羊热病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怎么想的?后来又好似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已经讲过,同学们自己归纳整理。)
  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南辕北辙》《亡羊补牢》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南辕北辙》的意思是心里想着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南辕北辙》的意思是丢了羊以后修补羊圈,比喻做错了事能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三、让学生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南辕北辙》
四、指导学生背诵并默写《亡羊补牢》。
18、今天我喂鸡
教学要求:
  1、教学本课的九个生字及新词。会用“不慌不忙”、“争先恐后”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从“我”喂鸡的过程中体会“我”对鸡的喜爱和劳动的乐趣。
  3、练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能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5、练习仿写一篇短文,记叙一次劳动。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难点是仿写一篇短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同学们,你们家里有鸡吗?你们喂过鸡吗?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位小朋友是怎样喂鸡的。
板书:        18、今天我喂鸡
  二、新授。
   1、出示放大课文及挂图,让学生按要求预习。
   (1)让学生看课后预习要求:读课文,画出表现“我”思想活动和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让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4)学习词语。
     Jī zhà   huáng dì   jǐn yī  wō wō  lǎo guā   shí cáo huò shí
    鸡   栅   皇    帝   锦  衣  喔 喔  老   鸹   食   槽 和  食
    duó bù  tǒng jì 
     踱  步  统  计
    (重点理解“鸡栅”“皇帝”“锦衣”“和食”“统计”)
   2、教师范读课文。
   3、让学生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4、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喂鸡主要做了五件事,是哪五件?按照课文的顺序说一说。
   (打扫鸡栅、放鸡出来、和食、喂鸡、捡鸡蛋。)
   5、让学生根据“我”喂鸡做的五件事给课文分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了解“我”喂鸡做了五件事:打扫鸡栅、放鸡出来、和鸡食、喂鸡、捡蛋。我们并根据这五件事把课文分成了五段。
  五、作业。
   1、生字词语2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讲“我”喂鸡要做哪五件事?
  二、新授。
   1、教学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读,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讲“我”打扫鸡栅。)
   (3)让学生边读边讨论:
早上“我”走进鸡栅走向鸡窝,鸡看见“我”来了怎么样?
“我”拿着笤帚扫地,边扫边想什么?
当“我”不小心踩上鸡粪时,心里怎么?西哪个后来又怎么想?怎么做的?
(以上问题让学生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原句来回答,教师评议)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
   (5)让学生找出这一段中描写“我”心情及思想活动的词语及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喜欢鸡,爱鸡,不怕脏的思想感情。)
   2、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第二段的主要意思。(讲“我”打开鸡窝的门放鸡出来。)
   (3)让学生边读边讨论:
“我”打开鸡窝的门,鸡怎么样?发生了什么事?“我”是指语做的?
最后出来的是哪只鸡?它是什么样子?(结合挂图理解)
鸡出来以后做什么?
   (4)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5)让学生从有关语句中体会作者喜欢鸡、爱鸡的思想感情。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今天我喂鸡》的第一、二段主要写了两件事:打扫鸡栅、放鸡出来。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课文一、二段分别讲什么内容。(打扫鸡栅,放鸡出来)
  二、新授。
   1、教学第三段(第五自然段)
   (1)让学生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讲“我”和鸡食。)
   (3)让学生讨论:和鸡食的时候,“我”想:多喂它们一点儿,好让它们多下几个蛋。我就多抓了一把高粱和在鸡食里。表达了“我”爱鸡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第四段(第六、七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主要讲“我”喂鸡。)
   (3)让学生边读边讨论,边结合挂图理解:
喂鸡的时候,“小老鸹”怎么样?“老好人”怎么样?“我”是怎么做的?(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答案,教师评议小结)
鸡吃饱了都干什么了?
(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4)指导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3、教学第五段 (第九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主要讲中午放学,“我”去捡鸡蛋。)
   (3)让学生边读边讨论:“我”一共捡了几和鸡蛋?心情怎么样?
     (一共捡了六个蛋,“我“很高兴。)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我”喂鸡的哪五件事?
  四、课堂小结。
  五、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说说课文按顺序讲了“我”喂鸡做的五件事。
  二、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我”喂鸡的时候重点观察了哪几只鸡?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读题目。
  2、让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我”喂鸡的时候重点观察了“小老鸹”“金皇帝”“老好人”三只鸡。
“小老鸹”淘气,“金皇帝”威武,“老好人”老实,不争不抢。
  四、做课后部分练习。
   1、读读讲讲下面的词语,再把这些词抄写一遍。
鸡栅    皇帝   啄   昂着头
和食    锦衣    卡     不慌不忙  
食槽    威武    踱     争先恐后
   (1)让学生读词语。
   (2)让学生通过指图或演示讲讲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把词语抄写一遍。
   2、照样子 展开想象,把句子写具体。
例:鸡用嘴啄着木板,好象在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
鸡见槽里什么也没有,朝着我咕咕乱叫,(                 )
   (1)让学生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及句意。
   (2)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是小鸡,这时候会对“我”说些什么,师生评议。
    例如“小主人快和食给我们吃吧!”
   (3)让学生读填写好的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二、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作指导。
     (应从“ 我”喂鸡时所按顺序做的五件事为主。)
  三、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参加的一次家务劳动或校园内劳动,再以“今天我       ”为题,写一篇短文。
   (这次仿写要注意学习本课的两个特点:一是把一次劳动的过程分步写完整、写具体;二是写出劳动过程中自己思想活动与心情。)
  1、 先让学生定题目。
   2、让学生回忆这次劳动的具体情形。
   3、让学生说、写。
   4、教师巡视后小结。
 
板书设计:
                        18、今天我喂鸡
                 打扫鸡栅
                 放鸡出来
今天我喂鸡      和鸡食
                喂鸡
                捡蛋
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较多,篇幅较长,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词语句子的基础上,先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我”喂鸡主要做哪几件事?(2)“我”重点观察了哪几只鸡?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9、曼谷的小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八个生字新词,会用“照样子写句子”的句式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了解泰国妇女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3、练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指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我们中国的南边有一个国家叫泰国,泰国的首都叫曼谷。泰国有许多象,泰国人养象就像我们这人家养猪一样平常,人们用象来帮助生产、生活。今天我们就去那看看吧。
   板书:        19、曼谷的小象
  二、新授。
   1、让学生按要求预习。
   (1)让学生看课后的预习要求: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曼谷小象的什么事。
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对照课文内容及插图,理解下列词语。
陷       招      撬
   (2)指导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4)出示词语。
màn gǔ    kēng kēng wā wā   xiàn jìn   sī jī  tàn qì  
曼  谷    坑  坑  洼   洼    陷  进    司  机  叹 气
tài guó zhāo hu  qiào kāi 
泰   国  招  呼  撬  开
   2、教师范读课文。
   3、让学生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4、让学生读课文,练习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课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作者乘坐的汽车陷入泥坑中。
第二段(3—7自然段):讲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把汽车从泥坑中拉上来并冲洗干净。
第三段(8自然段):讲阿玲和小象高兴地走了。
   5、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
   1、是在什么情况下陷入泥坑的?
   2、小象帮助“我们”做了哪两件事?
   3、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做这两件事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没初步读了课文并给课文分段,我们了解课文讲了在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上,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把中国司机的汽车从泥坑里拉上来并冲洗干净的事。
  五、作业。
   1、生字词语3遍。
   2、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曼谷的小象的什么事?
  二、新授。
   1、教学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讲“我”乘坐的汽车在曼谷近郊的公路上陷入泥坑,走不动了。)
   (3)学生讨论:汽车是怎样陷入泥坑的?司机下车察看决定怎么做?
   (4)指导学生流畅地、有表情地朗读这一段。
   2、教学第二段(第三—七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讲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帮“我们”把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并冲洗干净。)
   (3)让学生边读边讨论,并结合挂图理解:小象帮助我们做了哪两件事?
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做这两件事的?
(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原句来答)
   (4)指导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第一、二段,说说:
小象帮“我们”做了哪两件事?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做这两件事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段,这两段主要讲了“我们”乘坐的汽车在曼谷的近郊公路上陷入泥坑,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帮“我们”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并清洗干净的事。
  五、作业。
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
   小象帮“我们”做了哪两件事?阿玲是怎样指挥她驯养的小象做这两件事的?
  二、新授。
   教学第三段。(第9自然段)
   (1)指名读。
   (2)让学生说说:“我们”再次向阿玲致谢,阿玲是怎样的?
   (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把脸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缓缓地走进紫微微的晨雾里。)
   (3)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文中描述阿玲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和思想感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五、让学生默写第四至七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二、做课后部分练习。
   1、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汽车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坑里的?
   (2)小象帮助“我们”做了哪两件事?
   (3)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做这两件事的?
   (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已经讨论过,让学生独立完成。)
   2、课文中讲到晨雾,先是什么颜色的?再是什么颜色的?后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晨雾的颜色会有这样的变化?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让学生回答,师生评议。(晨雾先是橘红色的,再是金色的,最后是紫微微的,因为是早晨,天色越来越亮。所以晨雾的颜色会有这样的变化。)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司机下来察看,叹了口气对我们说:“我到前边找几个人来帮忙。”(司机察看以后为什么叹气?)
   (2)“我”心中暗暗赞叹。“赞叹”是什么意思?“我”暗暗赞叹什么?为什么暗暗赞叹?)
   ①让学生读句子,读括号里的问题。
   ②指导学生回答,师生评议。
   因为汽车轮子陷进泥坑很深,无法开动,所以司机看了以后叹气。
   “赞叹”是称赞、感叹的意思。“我”暗暗赞叹小象的聪明、乖巧、能干,赞叹阿玲的能干。
   4、照样子写句子。
   (昨晚)的(热带阵雨),使(坑坑洼洼的公路)变得(十分泥泞)。
   (    )的(         ),使(            )变得(           )。
   (    )的(         ),使(            )变得(           )。
   (1)让学生读例句,理解所仿写的句式。
   (2)指导学生仿说、写。
老师的耐心教育,使小明变得听话了。
中午的太阳,使天气变得更炎热了。
   (3)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19、曼谷的小象
汽车陷入泥坑
        曼谷的小象       小象把车拉上来并冲洗干净
            阿玲带着小象高兴地走了
教学后记:
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充分阅读,弄清楚事情的经过。熟悉并理解课文
20、在金色的海滩上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八个生字词语,会用“情不自禁”“羡慕”和“照样子写句子”的句式的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学习课文中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纯朴的美好品质。
  3、练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的最后七个自然段。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是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去过海边吗?海边有什么?(让学生说说)海边有沙滩、有美丽的贝壳,你们想去海边吗?今天我们就去海边的沙滩上看一看。
  板书:     20、在金色的海滩上。
  二、新授。
   1、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1)让学生看课后预习要求: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拾贝壳的小姑娘的哪两件事。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课文讲了拾贝壳的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画家送给她贝壳她不收,及画家故意把贝壳丢在她回家的路上让小姑娘捡,小姑娘捡起后又送还给画家的两件事。
出示生字词语。
jiǎo yìn jiāo shí qìn chū jiāo jí pàn wàng xiàn mù lòu chū 
脚    印 礁   石   沁  出  焦  急  盼  望   羡  慕 漏  出
   2、出示放大课文及挂图,教师范读课文。
   3、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
   4、让学生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5、让学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教师作指导。
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至五自然段):讲小姑娘答应为画家看衣服。
第二段(第六至十四自然段):讲小姑娘给画家看衣服的经过。
第三段(第十五至二十一自然段):讲小姑娘不要画家的贝壳。
   6、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7、让学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的回来?
   (2)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捡起来还给画家,滑稽的眼睛为什么红了?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段,写出了段落大意。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二、新授。
   1、教学第一段(第一至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讲小姑娘答应为画家看衣服。)
   (3)让学生边读边讨论,并结合挂图理解:讲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小姑娘喜欢贝壳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
   2、教学第二段(第六至十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讲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的经过。)
   (3)让学生边读边讨论:太阳升高了,小姑娘的额头沁出了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一位老伯伯劝她回家,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4)指导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2、让学生讨论:“假如你是那位小姑娘,当老伯伯劝你回家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二段,讲了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的经过,表现了小姑娘守信的好品质。
  五、作业。
   流畅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让学生说说课文第一、二段的主要意思。
   (讲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及看衣服的经过。)
  二、新授。
   教学第三段(第十五至二十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讲画家把捡到的贝壳让小姑娘随便挑,小姑娘不变。)
   3、让学生边读边讨论:
   (1)小姑娘喜欢贝壳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2)小姑娘非常喜欢贝壳,那画家给她贝壳她为什么不要?
   (3)画家为什么感动极了?
   (4)画家为什么把塑料口袋捅了个洞让贝壳漏出来?小姑娘看到画家漏出来的贝壳又是怎么做的 ?画家怎么样?
   (因为小姑娘帮画家看衣服却不要画家给她的贝壳,画家就想出有个办法,把塑料口袋捅就个窟窿,让贝壳漏出来,想让小姑娘捡,以此来回报小姑娘。小姑娘看到画家漏出来的贝壳却又把它捡起来送给画家。画家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段。
   2、让学生说说“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讲了一位小姑娘帮画家看衣服却不要画家给她的贝壳,表现了小姑娘助热为乐、诚实纯朴的美好品质。我们要向小姑娘学习。
  五、作业。
   1、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七个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画家回来?
   2、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这两个问题在新授时都已经讲过。要求学生自己组织答案回答,教师评议)
  二、指导学生做课后部分练习。
   1、在括号里填写上合适的词语。
(     )的眼睛           (        )的汗珠
(     )的神情           (        )的胸脯
(     )的太阳           (       )的贝壳
(     )的海滩           (       )的海水
(这题比较简单,让系说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后小结。)
   2、读读写写,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焦急     羡慕      情不自禁      盼
礁石    脚印      灵机一动      漏
   (1)让学生读词语。
   (2)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3)让学生抄写词语。
   3、照样子写句子。
在(金色的海滩上),有个(身穿连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贝壳)。
在(            ),有个(          )的(     )在(       )。
在(            ),有个(          )的(     )在(       )。
   (1)让学生读例句,弄清楚所仿写的句子的句式。
   (2)指导学生仿说、写。
在教师里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在画画。
在动物园里有一个顽皮的猴子在吃桃子。
………
   (3)让学生读写好的句子。
 
板书设计:
20、在金色的海滩上
画家:给小姑娘贝壳
小姑娘:帮画家看衣服,不要画家的贝壳
           (表现了小姑娘诚实、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好品质)
教学后记:
   课文篇幅较长,自然段比较碎,但是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抓住两件事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充分利用插图或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课文。
21、多好的孩子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学习卖报小女孩助人为乐,拾到钱交还失主的好思想。
  2、练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学习卖报小女孩助人为乐、拾到钱交还失主的好思想。
教学难点是练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哪里干什么?
板书:   21、多好的孩子
  二、新授。
   1、让学生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句,师生讨论。
   2、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让学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再把段落大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作指导。
   4、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5、教学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讲在寒风中一个小女孩在卖报。)
   (3)让学生讲讲:
     小女孩卖报是在什么时间?她是怎样卖报的?
      (小女孩是在刚刚降临的暮色中卖报的,每当她卖完一张报纸时,她那红红的脸上便羡满了笑容。)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这一段,要有表情、流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重点学、了第一段,了解寒风中有一个小姑娘在卖报。那小姑娘为什么要卖报?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五、作业。
思考课后问题,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让学生说说课文第一段讲什么。(讲寒风中一个小女孩在卖报。)
  二、新授。
   教学第二段(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讲了“我”象小姑娘买了一份报纸,并想把要找的零钱给她。)
   (3)让学生边读边结合挂图理解内容。
   (4)让学生讨论:迅速抽出一张报纸,“恭敬”;地递给我,“又掏出零钱要找给我”,表现了什么?
    当小女孩看到“我”迈开步准备上车时,她“连忙喊”着要“我”等一等,这又表现了什么?
   (5)指导朗读这一段。
   2、教学第三段(第三至七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3)让学生边读边讨论:
“我”为什么吃一惊?
“我”为什么诧异?
 为什么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最后一段(第八、九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讲小女孩给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
   (3)让学生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她那清脆的童音仍回荡在我的耳边”。(与课文开头相呼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啊!多好的孩子!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不仅是“我”赞美,也是读者从心底里发出的赞美。)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有感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女孩在寒风中替生病的邻居老奶奶卖报并拾钱交还失主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小女孩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品质。
  五、作业。
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让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二、做课后部分练习。
读课文填空。
   1、小女孩卖报是因为(                         )。
   2、小女孩塞到我手中的钱,8分是(                ),10块是(                           
                         )。
   3、“ 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                     
         ),文章主要是通过(               )和(                 
)这两件事来表现小女孩“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
   (1)让学生读题目。
   (2)让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3)让学生读填写好的答案。
  三、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全日制聋校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21篇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4篇,阅读课文5篇,分5组安排,每组课文后有一个基础训练。
   教材注意提高和发展聋争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听话(看话)、说话、阅读和作文能力。
   教材注重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注重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教学之中,树立正面榜样,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加强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耳聋学生读懂意义段的教学与训练,在读懂意义段的基础上,懂得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能根据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加强语言文字的实践练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加强实用性。课文继续以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实际的内容为主,适当扩展一些题材,切实提高耳聋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认识事物、表达情达意和与人的交往的能力。
教学要求:
   在语言文字的教学、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形象地感受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尊敬长辈、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立志成材。
   2、继续学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看指语(或读拼音)写一段话,能借助拼音阅读课文。
   3、学会生字102个,能使用字典、辞典扫除阅读中生字的障碍。继续在学句学文中学词语识字,理解词义,会用常用的词语注意积累词语。
   4、继续培养和提高读懂句子之间的联系和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的能力,提高读长句正确停顿的能力。继续练习扩写句子、缩写句子、改写句子和修改病句,认识与学习使用修改符号。从感性上体会副词的用法及认识表示因果、递进关系的复句。继续练习把句子写具体,认识并使用书名号。
   5、继续加强读懂意义段的教学与训练,练习分段和归纳段意,并开始学习利用段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默读边思考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能正确回答“思考.联系”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正确、流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和默写指定的课文,继续积累课文。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6、能仔细地、有顺序地、有选择地观察事物或图片,说、写一两段完整的话,内容具体,意思连贯,语句基本通顺。能用口语或书面语进行对话和交谈。能写内容具体的片段,意思连贯,语句基本通顺。开始学写短文,向七年级的要求过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分段、编写段落大意,并在学生学会分段和编写段落大意以后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这也是本学期的教学难点。
教学进度安排:
 
 
 
 
看图学文
   1、难忘的日子                        4课时
   2、雨中                              5课时
   3、开演之前                          4课时
   4、我和姐姐争冠军                    5课时
   5、一定要争气                        3课时
    基础训练1                           5课时
   6、家乡的桥                            5课时
   7、富饶的西沙群岛                     4课时
   8、繁星                               4课时
   9、我爱家乡的翠竹                     3课时
     基础训练2                          5课时       
   10、画杨桃                            5课时
   11、春蚕                              5课时
   12、爷爷                              5课时
   13、友谊                              3课时
      基础训练3                          5课时
   14、我家还缺啥                         5课时
   15、三棵银杏树                         5课时
   16、古诗两首                            5课时
   17、寓言两则                            3课时
      基础训练4                            5课时
   18、今天我喂鸡                          5课时
   19、曼谷的小象                          4课时 
   20、在金色的海滩上                      4课时
   21、多好的孩子                          3课时
     基础训练5                            5课时
 共计111课时
基础训练1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复习关于词性的认识。
   3、让学生通过比较句意,来具体体会“副词”的作用。
   4、缩写句子,是训练学生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
   5、具体认识四种修改符号。
   6、读句子理解括号里的问题,训练学生确切理解句意,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7、对话练习。让学生体会交谈方式的特点和方法,从而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8、阅读训练。要求读懂短文的意思,正确回答问题。
   9、作文训练,按照命题写短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题、四题、五题,对话训练、阅读训练及作文训练。
  教学难点是三题,阅读训练及作文训练。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读拼音,写一段话。
wǒ hé  jiě jiě  dōu  ài hào  dǎ pīng pāng qiú .guó qìng jié qián 
                                                                      
 yào jǔ xíng xiào pīng pāng qiú sài ,wǒ hé jiě jiě dōu bào le
 míng .
 
                                                                      
1、让学生独立读拼音,想想这段话是说什么内容。
2、让学生写出这段话,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下好的句子。
我和姐姐都爱好打乒乓球。国庆节前学校、要举行全校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二、读下面的词语,指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操纵     满意     握手   冠军     灿烂
图形     慈祥     萌生   花瓣     迅速
1、先让学生读词语。
2、让学生说说每个词语是名词还是动词或形容词,师生评议。
名词:冠军   图形   花瓣
动词:操纵   握手   萌生
形容词:满意   灿烂   慈祥   迅速
三、比较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他们刚回来。                     你去得晚了。
                               
他们刚刚回来。                   你去得太晚了。
妈妈高兴。                             小刚扫地。
                                       
妈妈非常高兴。                        小刚正在扫地。
1、让学生读句子,理解每组里两个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体会每组里两个句子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第一句“他们出去”,没有表示时间。第二句用“刚刚”表示出去不久。
第二组第二句用“太”强调了去得晚的程度与说话的语气。
第三组第二句用上“非常”比第一句更突出了“高兴”的程度,是很“高兴”。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缩写句子。
  1、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热闹了一提的城市在雨总渐渐安静下来。
                                                      
  3、全场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4、他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
                                                                  
1、让学生先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1)让学生读完句子说说句子的主语、谓语部分)
    (2)让学生练习缩写、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缩写完的句子。
   二、读下面的两句话,看看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再说说这里用了哪几种修改文章的符号。
   1、这个故事妈妈讲给我听的,很趣味。你想听吗!
   2、昨天下午我象李林借了两本小人书和小学生做文选,一早就把二本书了还。
   让学生认真读句子,了解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2)让学生分别指出四种修改符号,并明白它们的用法,教师小结。
   三、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 小兔子挖了农民伯伯种的萝卜,它把萝卜藏在草堆里。
(谁挖了谁的萝卜?谁把萝卜藏在草堆里?)
   2、玲玲把珍珍撞倒在地上,老师把她扶起来?
(谁把谁撞倒在地上?谁把谁扶起来?)
   3、例明被李医生送到医院,他生了急病。
(谁送谁到医院?谁生了急病?)
   4、李华被张老师背着去教室,他的腿跌伤了。
(谁背谁去教室?谁的腿跌伤了?)
(1)让学生认真读句子,理解句子大意司。
(2)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对话
   先学对话。再选择学习生活中的一件事练习对话。
   刘平:张虹,开学后你们班写了几篇作文啦?
   张虹:两篇。你们班呢?
   刘平:我们班也写了两篇。你们写的两篇作文题目是什么?
   张虹:第一篇是《难忘的一件事》,第二篇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同学》。
   刘平:哦。我们写的也是这两个题目。张虹,你第一篇作文写了什么事啊?
   张虹:我写参观展览会的事。你呢?
   刘平:我写慰问军属王大娘。
   张虹:刘平,同学们都说你作文写得好,说说你是怎样练习写作文的,好吗?
   刘平:我是这样做的:上课时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读书,平时多读抱,还要多写多改,这样坚持下来,我觉得很有收获。
   张虹:你说得对!以后,我一定要样成多读多写的好习惯,争取把作文写得更好。
   1、先让学生读懂对话的意思,理解句子意思。
   2、分角色对话,进行熟练交谈的训练。
   3、在学生对这篇对话理解并能熟练对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选择学习生活中的一件事,依照本次对话,自己组织语言练习对话。
   4、教师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阅读
   读下面一篇短文,回答问题。
   1、这篇短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作者是怎样把林小英做的事讲具体的?
她做得对
上课铃响过了,老师走进教室,看了看黑板,问?“怎么值日声不擦黑板呢?”
坐在第一排的林小英站起来走上讲台,拿起黑板擦默默地擦起来。她认真地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看她坐好了,便说:“每个人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才好。你看,由于自己的疏忽,影响同学们上课啦!”
突然,不知道谁叫出声来:“今天不是她值日!”同学们悄悄地以来起来。这时,一位女同学满面通红地站起来,难为情地说:“今天是我值日,我忘记了……”听了这位同学说的话,大家想林小英投去赞许 的目光。
1、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理解意思。
2、让学生读问题后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
3、指名回答问题,师生评议。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叙述 作文
   以“××做得对”或“一件好事”为题目,写一篇短文。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完整,把人物的表现写得具体。
  指导学生读题目,理解题意,弄清习作要求。
  2、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确定写谁写什么事。
  3、指导学生按要求考虑怎样把事情经过表达清楚、写完整,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
(可引导学生体会并仿照《林小英做得对》的写法,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把自己想表达的事情写出来。题目中人由学生填上被写人的姓名或称谓)
  4、让学生写,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5、教师小结。
如:
一天中午,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她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枚一元钱的硬币,她连忙捡了起来,问周围的同学有没有丢钱的,同学们都说没有丢。怎么办呢?她突然想起今天是周老师值班,就连忙跑到周老师跟前,把钱交给了周老师。大家都说××做得对。
基础训练2
教学要求:
  1、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加深理解词语意思并积累词语。
  2、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加深体会一些关联词语及副词的用法。
  3、把两部分句子适当地连接起来,并加上标点,可加强学生对句与句之间联系的理解。同时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4、扩写句子,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简单完整的句子,怎样加上其他修饰成分把句子写得具体。
  5、划分句子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6、把一段话中前后矛盾的地方改过来,再抄写一遍。
  7、听(看)话、说话。要求听(看)一段话,再把它重复说一遍,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看)话能力与记忆、说话能力。
  8、阅读。要求读《毛主席生前居住的地方》这篇短文,回答问题。
  9、叙述、作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三、四、五、六题及阅读、作文训练。
  难点是第六题及看(听)话、说话训练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漂亮—         无数—          仿佛—            赞叹—
(要求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1、让学生自己找,教师巡视。
   2、教师小结。
   3、让学生读写好的几组词语。
   4、让学生分组练习。
  二、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如果     已经     只好    既然    正在     更加
   1、李珍(    )做作业,妈妈回来了。
   2、电影快开映了,周强还没有来,老师(      )带我们先进电影院了。
   3、(     )你星期天有空,请到我家来。
   4、这电影(     )你(     )看过了,就不用去了。
   5、他在烈日下走了一个多小时,感到(      )热了。
   让学生读词语,理解词义及句子将表达的具体意思。
   (2)让学生结合句子,思考怎样填写才对。
   (3)让学生填写,教师巡视。
   (4)教师小结。
   (5)让学生读填写好的句子。
  三、把下面两部分有联系的句子用线连起来,再加上标点。
这支钢笔坏了                 他就不多说话
我是个少先队员               他心里真高兴啊
建华算出了一道难题           怎么能害怕困难呢
你已经认错了                 请你给修理一下。
   1、让学生读两部分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想一想这两部分哪些句子有联系,它们表达什么意思,把它们连起来,并加上标点。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连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扩写句子。
   1、上长着珊瑚。
                                                                        
   2、石狮子坐在石柱上。
                                                                    
   3、火车穿过田野。
                                                                  
   (1)读原来的句子。
   (2)让小说想想给句子加上什么修饰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完整,更具体。
   (3)教师指导学生扩句。
   如:
     1、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2、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坐在石柱上。
     3、一列火车飞快地穿过田野。
   (4)让小说读扩写好的句子。
  二、划分下面句子中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1、祖国的森林多么美丽。
   2、我爱学习。
   3、我们天天做广播操。
   4、夏天的天气十分炎热。
   (1)让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2)让学生思考,抓住每个句子写了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来正确划分句子的成分。
   (3)让学生划分,教师巡视。
   (4)教师小结。
  三、把下面的一段话中前后有矛盾的地方改过来,再抄写一遍。
秋天,各种树的叶子都枯黄了,只有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所有的花都谢了,菊花却开得那么茂盛。那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鲜艳。秋天的景色真美呀!
1、先让学生认真默读并思考,找出在意思上前后矛盾的地方加以改正,教师指导。
“各种树的叶子都枯黄了”中的“各种树”包括“枫树”而“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这里前后矛盾。
“所有的花都谢了”中的“所有花”包括“菊花”,而“菊花”却“开得那么茂盛”这里前后矛盾。
2、让学生把改好的一段话再抄写一遍。
3、让学生读抄写的话。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听(看)下面的一段话,再把它重复一遍。
   夏天的夜晚,我仰望天空,看见弯弯是月亮和无数的星。它们在深蓝色的天空里闪着光亮。我仿佛看见它们在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低声说话。这时候,我真忘掉了一切。
   1、老师面向学生,用中等速度、规范并稍微夸张的口型说,注意正确停顿。(以利于学生听觉、视觉的感受。)
   2、让学生说说老师说什么。
   3、老师可再说一遍。
   4、让学生把老师所说的话说一遍。
   5、让学生看书上的答案,再读一遍。
  二、阅读。
读下面一篇短文,回答问题。
1、短文讲的是孩子们参观哪儿的事情?
2、孩子们参观时发现了什么?
  孩子们来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前。翘角的大房檐下,悬挂一块刻着“丰泽园”三个大字的金匾。这里就是毛主席生前居住的地方。院子里有七株高大挺拔的松树和一株枝叶茂盛的槐树。正房就是按摩主席的卧室,名叫“菊香书屋”。
孩子们睁大眼睛,望着毛主席卧室的一切:一张双木床上,有一半的地方堆的全是书。这些书,从马恩列斯著作,到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真是丰富极了。
“看,毛主席的睡衣上有补丁!”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指着挂在衣架上的一件旧睡衣高声叫起来。
“毛巾被上也有!”
“枕巾上也有!”
其他的孩子也争着报告他们的新发现。
(这篇短文语句比较浅显,而且配有两幅插图,应该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认真观察图画,独立回答问题,在练习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在生活上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1、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结合图画理解。
2、让小说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以什么感想。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叙述、作文<一>
  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连成短文。
  放学回家后,她反复朗读课文,演算数学题。
  因此,王芳的各科成绩都很好。
  碰到不懂的地方,王芳总是反复思考,向老师、同学请教。
  上课时,她专心老师讲课。
  王芳是个勤学好问的学生。
  她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次作业,从不马虎。
  我要向王芳学习,克服困难,学好各门功课。
 1、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理清这些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先后顺序,。
 2、让学生重新排列句子顺序,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把排好的句子读一读。
 5、让学生将排好的句子连成一段话写下来。
   王芳是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上课时,她专心听老师讲课,放学回家后,她反复朗读课文,演算数学题。她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次作业,从不马虎。碰到不懂的地方,王芳总是反复思考,向老师、同学请教。因此,王芳的各课成绩都很好。我要向王芳学习,克服困难,学好各门功课。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叙述、作文<二>
   以”我们的乐园”为题目,写一篇短文,要把那个场所的情况和“我们”的活动写具体。
   1、让学生读题,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
   2、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哪个场所好。
(打开思路很重要,学生平时引为“乐园”的场所是不少的,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馆等等。)
   3、让学生确定写一个场所后,再知道学生思考:
    写它哪些情景、自己的哪些活动和怎样的心情,分几个自然段来写等。
   4、指导学生写。
   5、教师小结。
基础训练3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正确写字用词的能力。
  2、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形容词和量词。
  3、训练学生正确好似用一些常用的助词。
  4、训练学生理解句意,抓住句子的主干的能力。
  5、训练学生运用刚认识的书名号及过去学过的标点符号。
  6、对话练习。
  7、阅读训练。
  8、作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缩写句子、对话练习。阅读练习及“叙述、作文”
   难点是阅读练习及“叙述、作文”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找出句子里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爸爸直好趁体假去接爷爷。(             )
   2、爷爷由爸爸倍着走出车箱。(             )
   3、老师把二个杨挑摆在讲桌上。(              )
   4、匾里己经撤了一层剪成细丝的嫩桑叶。(           )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让学生读里完成,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二、在括号里填写上适当的词语。
   (        )的脸膛      一(    )空地
   (        )的胡子      一(    )电扇
   (        )的神情      一(    )图画
   (        )的目光      一(    )桑树
  1、 让学生读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填写好的答案。
  三、选词填空。
了       着      过
   1、张明生低(   )头用心地读书。
   2、张明生把这本书读完(    )
   3、哥哥去(    )北京,参观(     )许多工厂。
的         地       得
   1、同学们认真(    )听苏老师讲课。
   2、六年级(     )少先队员把校园打扫(    )干干净净。
   3、小林轻轻(    )把玻璃擦(    )很明亮。
   (1)让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让学生读写好的句子。
  四、缩写句子。
   1、闪闪的烛光照耀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2、我画了金黄色龙纹点缀的地毯。
                                                                
   3、一棵棵榕树像一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1)让学生读句子。
   (2)让学生自己试着缩句子。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缩写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认识书名号。
   书名号是表示文章中的书名、篇名、电影名等的符号,用《》表示。
   例:
   我经常看《儿童时代》。
   2、六月一日下午,我们看了电影《小八路》。
   (1)带领学生读例句,理解例句意思,并从感性上认识书名号。
   (2)通过理解两个例句,让学生知道书名号是表示文章中的书名、篇名、电影电视名等名称,懂得书名号的正确写法。
   (3)多举些例子让学生反复认识书名号。
  二、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妈妈带回两本书  一本是   小游击队员   还有一本是   海洋的秘密  小游击队员  是讲在过去艰苦的岁月里   少年儿童参加革命斗争的故事   海洋的秘密  是讲海洋中的各种动物  植物以及其他的自然现象的   我很喜欢这两本书
   让学生读这段话,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让学生试着给这段话加上标点,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这段话。
  三、对话练习。
先学下面的对话,再用观看过的一次比赛练习对话。
(内容略)
1、让学生自己练习对话内容,理解对话的内容。(这是周明和沈浪的一次对话,是两个人看足球比赛时的交谈,内容从开始进场、比赛、到上半场结束,交谈比较完整。)
2、在学生明白对话的句子意思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3、让学生回忆观看过的一次比赛,练习说话。
4、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阅读
  读短文,回答问题。
 1、文讲的是妈妈的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说“妈妈这样做是对的”?
我的妈妈
一天,我中午放学回家,跟妈妈说:“妈妈,您今天休息,晚上带我去看电影,好吗?”“好。”“说话可要算数!”我担心妈妈忘了,又连忙跟了一句。“算数!”妈妈毫不含糊地回答我。这下我可高兴啦!
下午放学回家,我发现桌子上有一张字条。我拿起一看,是妈妈写的。原来她接到电话,柜台是没有人,她又去上班了。
电影看不成了,我很生气。真恨不得把那张字条撕了。
一会儿爸爸回来了,看到我不高兴的样子,就问:“小刚,你怎么啦?”我把原因告诉了爸爸。他说:“小刚,你妈妈牺牲休息时间去顶班,是为工作着想。不然,柜台上没有人,谁给顾客卖衣服呀?”听了爸爸这么一说,我的气消了,觉得妈妈这样做是对的。
   1、生独立阅读,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在理解每句话的基础上,想一想阅读要求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叙述.作文
  以”我的╳╳”为题,写一篇短文,记一位你熟悉的人。
  带领学生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2、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过的课文,看看是怎样写的。
    (在前面学过的几篇课文中,有写“母亲”的,有写“爷爷”的都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有都具体地写出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神态。例如《爷爷》这篇课文写了人物的外貌:他头上裹着百毛巾,身上披着老羊皮袄,腰里别着烟袋,黑红的脸膛配上银白色的胡子,活像童话里的老仙翁。接着又通过三件事例提水、种菜、和我谈话来写爷爷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
  3、让学生仿照以上的写法来写熟悉的人,教师作指导。
  4、教师小结。
   例文: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叫(   )。她今年14岁,个子不高,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她喜欢穿一上呢牛仔服。她聪明可爱,学习也很认真,成绩在班上很好。
有一次数学考试,试卷发下来以后,她麻利地答卷。不到半小时,她就把试卷答完了。老师让她检查检查,不一会她就交卷了。考试结果,她得了满分!老师和同学都很佩服她。
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问谁能把课文背下来,全班只有她一个人举手。老师叫她来到讲桌前,她背得又流利又有感情。同学们都为她鼓掌。
这就是我的同桌(   )。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叙述  作文
  读下面一则启事。结合学校生活,练习写一则启事。
招领启事
昨天,本店在二楼商场内拾到一个皮包,内有钥匙一串,羊毛衫一件,人民币若干元。请遗失着到商场办公室来认领。
                     
                                 东方百货商店
                                  ╳年╳月╳日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启事,懂得启事的一般写法。
   启事一般分三部分:一是启事的题头,二是启事的正文,三是落款和日期。
   写招领启事时,招领的人民币一般不写具体数字,物品一般不写具体样式,以待失主来认领。
  2、要求学生结合学校实际,学写一则“招领启事”。
  3、教师巡视后,进行小结,也可进行交流、评改,帮助学生掌握写启事的方法。
基础训练4
教学要求:
  1、看指语写一段话。训练学生看指语的能力,巩固汉语拼音。
  2、写出反义词。
  3、训练学生适当地补充上限制、修饰成分,使句子更具体。
  4、训练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具体实践中,体会一些副词的用法。
  5、练习用修改符号改一段话。
  6、看(听)话说话训练。
  7、“阅读”训练。
  8、“叙述、作文”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一、二、三、五题及阅读和作文训练。
  难点是“阅读”“叙述、作文”训练。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指语,写一段话。
  fàng  yáng  de rén hěn hòu huǐ ,bù gāi bù tīng jiē fǎng lín jū de
 
 quàn gào .xīn xiǎng ,xiàn zài xiū hái bù wǎn .tā gǎn kuài dǔ  shàng le nà ge kū long ,bǎ yáng juàn xiū jiē shi .cóng cǐ ,tā de
 
 yáng zài yě méi yǒu diū guò .
   1、让学生读拼音,打指语。想想这段话讲什么内容。
   2、让学生看指语,写话。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写好的话。
  二、写出反义词。
   马虎—       熟悉—        危险—
   寒冷—       省力—        担心—
   1、让学生读词语,理解意思。
   2、让学生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学生分组读词语。
  三、扩写句子。
   1、蜜蜂飞进园子里。
                                                               
   2、匾里撒了嫩桑叶。  
                                                                  
   3、海滩上有贝壳。
                                                                  
   (1)让学生读句子,理解句意。
   (2)让学生想想在句子中加上什么词语可使句子更具体。
   (3)让学生说,师生评议。
   (4)让学生写句子,教师巡视后小结。
   (5)让学生读写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选词填空。
     都    很  就  才  已经  正在   稍微
  1、不到半个小时,他(   )画了三张图画。
  2、这本书有21课,我们(   )学了17课。
  3、老师们(     )说,王芳(     )懂礼貌。
  4、今天比昨天(     )稍微凉快一点儿。
  5、王芳和张文(    )下象棋。
  6、电影7点钟开演,他6点55分(      )来。
  (1)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目,体会句子意思。
  (2)让学生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填写完后教师检查。
  (3)教师巡视小结。
  (4)让学生读填写好的句子,加深对副词运用的体会。
二、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胜利大街是一条条美丽整齐的街道。街道被打扫得,一点垃圾也没有了。街道两旁栽着树木许多,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好。树木后面是一幢楼房,排得整整齐齐。
   1、让学生读这段话,找找有哪些地方不妥当,想想该怎样改。
   2、让学生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改好的一段话。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听(看)话,说话。
 听(看)下面的一段话,再把它重复一遍。
  现在渔村里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我家已经有了电冰箱,今后还会有彩电和洗衣机。我家还缺啥呢?我想,我家还缺一个养鱼专家。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当一个养鱼专家,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教师面对学生,用中等的速度、规范的口语说话,并注意正确停顿,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及“看”。
   2、让学生把老师说的话重复一遍,师生评议。
   3、让学生打开书本,把原话多读几遍。
  二、阅读训练。
   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那个人为什么要去拔苗?结果怎么样?
   2、想一想,当那个人知道“禾苗都枯死了”的情况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
   (出示短文内容)
   1、让学生认真读阅读短文,结合插图理解寓言的内容。
   2、让学生讨论阅读中提出的问题。
   第一题让学生用短问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来回答。
   (2)第二题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先根据要求认真地想象,再把向导的情况说出来。
   3、认真读短文。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叙述、作文
  读了本单元的几则寓言故事,你一定有不少感想。选择一则你感受最深的寓言,说说你的感想。
   1、让学生选择。前面课文中和基础训练中共有三则寓言。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体会确定一则“感受最深”的寓言。
   2、让学生认真地想一想,自己读了这则寓言有些什么感受,并把想到的内容整理成通顺的语句说出来。
   (指导这项练习时,要让学生认真想清楚,组织好语言,再说,防止学生心里太急,想到一点,还没完全想好就说,说得混乱后再费力整理。)
   3、教师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写一封信,向你的老师回亲友汇报你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
  (这是复习六年级上学期学过的写信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活、思想情况进行回顾,选材、表达的能力,要注意信的格式正确,信的内容充实,语句表达通顺、明白。)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写信的对象是老师或者亲友。
写信的内容是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
   2、让学生回忆信的格式。
分五部分:
 称呼   问候   正文  结尾  具名和日期
   3、让学生写信,教师巡视作指导。
   4、教师小结。
基础训练5
教学要求:
  1、学生辨析形近字,正确用字。
  2、训练学生辨析词性,词义。
  3、练习划分句子的主语部分、谓语部分。
  4、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标点,尤其是冒号、引号。
  6、对话练习。
  7、阅读训练、,要求学生读懂语句意思,理解短文内容,完成问天空等练习。
  8、“叙述、作文”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辨析词性、修改病句、对话练习、阅读训练、叙述、作文训练。
   难点是辨析词性、修改病句、阅读训练、叙述、作文训练。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句子里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们涌跃报名参加长跑比  。    (             )
  2、姐姐把桑叶大棒大棒地放进扁里。(             )
  3、小花鹿园溜溜的黑眼珠真有神彩。(          )
   (1)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2)让学生找找一找用错的字,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教师巡视小结。
  二、读下面的词语,指出是名、动词,还是形容词。
笤帚   箩筐   焦急    抓  威武    挥动
眼圈   抱     安静    沁出   翻腾  踱
   1、生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让学生说说每个词语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3、教师小结。
  三、把句子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分开。
   1、皇后”“老好人”向窝里走去。
   2、老师教育我们。
   3、表演受到欢迎。
   4、不下蛋的鸡在墙根下晒太阳。
   (1)读句子,理解句意。
   引导学生认真读句子,思考句子讲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抓住句子的主干。
   (2)让学生用“‖”把主语和谓语划分开来。
   (3)教师巡视后小结。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下午,不知道是谁拿来了我的一本《儿童时代》,请还给我。
   2、老师表扬我说:“我做了一件好事。”
   3、我断定他大概是金小林的哥哥。
   4、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及格的现象。
   (1)读句子,思考句子毛病在哪里。
   (2)让学生考虑怎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3)学生自己改,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小结。
   (5)让学生读改写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符号。
姐姐说   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最宝贵是  看不见  买不到  摸不着  留不住的   你们猜这是什么
弟弟说   是风吧    妹妹说   是雨吧   姐姐摇摇头   我想了想  说  那一定是时间  姐姐点点头  说  对了  时间是最宝贵的  我们可不能浪费时间啊
   1、让学生认真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
   2、让学生说说应该加什么标点,师生评议。
   3、让学生加上标点后,再读一读。
  二、对话练习
(出示对话内容)
1、让学生认真阅读对话,理解对话的意思。
(懂得怎样做才是礼貌)
2、指导学生结合生活,选择其他话题,自行设计对话。
3、认真读对话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阅读
  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我为什么决定煎几个荷包蛋?
  2、煎第一个荷包蛋的经过讲得很具体,是分( 敲蛋 )―(    )―
(      )―(        )―(        )―(装盆 )这几步讲的。
 
   (短文内容略)
  (1)认真读课文,理解短文内容。
  (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读短文。
  (3)让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小结。
   (我想乘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机会锻炼一下自己,改变爸爸妈妈对我印象,所以决定煎几个荷包蛋。)
   (煎第一个荷包蛋的经过写得很具体,是分敲蛋   点煤气   倒油  放蛋   翻蛋   装盆这几个步来讲的。)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叙述、作文
   给“阅读”中的短文《学煎荷包蛋》加上一段开头和一段结尾。开头一段可讲爸爸、妈妈原先对我的印象。结尾一段说说爸爸妈妈回来看见我煎的荷包蛋是怎样的态度。
   1、让学生读题,弄清楚题意及要求。
   2、联系短文的内容,组织学生充分讨论,打开思路。
加开头,要抓住爸妈原先读以为的印象,加结尾可着重讲爸妈回家后的态度,要写出具体的表情、语言、动作。
   3、指导学生写。
   例如:
  开头:
   我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爸妈还总把当小孩子看,家里什么事都不让我做,他们总觉得我什么事都干不好。
 结尾:
   爸爸  妈妈回来了,他们一进门就问:“哪来的蛋香味?”走进厨房,看到我煎的荷包蛋,吃惊地说:“是你煎的?真不错,我尝尝!“说着就用筷子夹了一个荷包蛋咬了一口说:”啊!不老不嫩,正好,做得真好!”
 
 
 
]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叙述、作文
  看图作文。
  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上事物之间的联系,展开合理的想象。用“我送您去”为题目,写一篇短文,要把事情讲清楚,语句要通顺、连贯。
   1、目,理解题意及要求。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上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展开合理的想象。
   观察图片,应有选择地抓住重点,车站、街道上其他的情况只要介绍就行了。
   (2图片上的情景反映了题目《我送您去》这件事 的主要情节,其他一些情节要通过想象加以弥补。
   例如,这件事的时间、人物的身份姓名、老大娘从哪来,到哪儿去,男学生怎么回遇到老大娘的,怎么会提出“我送您去”的,事情的结果怎样等等。
   3、指导学生说写。
要注意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记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学习恰当地记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