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配合能力的建立

时间:2010-11-22 15:06:58  来源:北京融合教育培训中心  作者:

所谓配合能力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孩子愿意按要求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 在训练中,我们在发现孩子“有些不配合的举动”时,首先分析他/她是不是真的“不配合”。比如,对于一个只能理解2-3个字指令的孩子,你给他/她发4个或更多字的指令。这时孩子很可能无反应或做出错误反应来,此时,你是否认为这个孩子不配合呢?不是的。这其实是孩子的理解问题。因为他不理解你的指令,固然不会对这个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但是,对于能力很好的孩子,你给他发较简单的指令时,他却“听而不闻或视而不见”,对你的干涉毫无理睬……这种现象就是配合能力的问题。 孩子是否配合是训练能否进行的关键,是提高孩子其他能力的基础。所以,对孩子的训练一开始是基本的配合能力的训练。配合能力的训练跟其它能力的训练一样,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是一个较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不懈地严格地坚持训练的原则。配合能力包括注意力、目光对视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所以孩子配合能力的训练也就针对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一、训练孩子能安坐,有较好的专注力和目光对视: 1、对注意力短暂、回避目光接触、目光追视弱的孩子要多做以下训练: a、让孩子看喜欢看的物品(可以是玩具、卡片或其它)。 b、把孩子较喜欢的物品放在不同方向,提示孩子看,提高其目光追视能力。 c、跟孩子做抛接球游戏,提高其注意力。 d、让孩子指认复杂图卡等。 2、对自言自语、唱歌的孩子可尝试以下方法矫正: a、让孩子跟着模仿你的说话(指令:跟我说……)或让孩子读认卡片,把孩子无意义的语言变为有意义语言。 b、让孩子完成自己喜欢的适当难度的精细活动(很多的自言自语的孩子在专著于一些喜欢的精细活动是会减少自言自语)。 c、强行中断(负强化)。如:抱紧孩子或用手捂住孩子的眼睛,让他感到不舒服。但不能伤害到孩子。 二、训练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孩子能安坐,有较好的目光对视后,让孩子进行指(拿)物的反应练习。最开始的模仿、指令最好是孩子会的,且较感兴趣的项目,让孩子体验到交往的愉快感和成就感。根据孩子的能力,逐渐提高训练内容的难度,可以更好地提高孩子的配合能力。当难度较高时,应及时给予适当辅助及奖励或降低目标,让孩子保持对工作的兴趣并体验成就感。从而发展配合能力。 总之,孩子配合能力的建立,需要老师耐心地寻找到训练的切入点,灵活地结合各种方法,坚持原则不懈的努力。   5Pa特殊教育信息网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