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学龄期儿童的情绪及人际互动问题及其处理

时间:2011-01-28 12:44:47  来源:北京融合教育中心网  作者:

 EsP特殊教育信息网

国小年龄层的孩子,从六岁到十二、三岁,年龄差异很大,能力、症状严重程度也有差别。因此要讨论如何处理情绪促进互动,需要先将这个年龄层自闭症患者有关的特征简单回顾一下:
一、沟通: 孩子进入小学的阶段,大概一半有口语,包括仿说、简单的对话、描述、要求问问题、回答问题等程度不一的能力。另一半则仍无口语。小学六年中儿童在口语和非口语沟通都会持续进步,即使刚进小学时没语言,在努力之下,通常会出现简单的仿说和动作以表达需求。由于理解力和表达力进步,对别人的指令较能听得懂,能遵照指示做事,也较能表达。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孩子,可能对有兴趣的事物比较喜欢表达。譬如,会一直重复地讲他知道的有兴趣的事,而对于对方的反应没兴趣也不在意。这种情形也表现在作文上,常重复那几句话和少数的事情。不论说话或作文,还是以背诵式的较多。简单的说,在国小这个阶段,儿童在语言「理解」及使用符号、辨认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至于口语表达方面,多能发展出比较简单、实用的口语或非口语表达,至于较复杂的对话,只有较少数高功能的孩子才能见到。
 二、 社会互动: 小时候叫他不理、不看人的现象,到国小阶段大部份会明显改善,而且大都会分辨亲疏,比较不会随便乱跑,走失的情形显著减少。大部份的孩子到这个年龄会注意到亲人是否在旁边,会跟着,暂时离开也会回来。撒娇、会找你拉你,要你抱他亲他,这些行为也比以往增加;甚至有些变得太友善了,尤其是女孩子,如果太友善了,碰到谁都要和人家打招呼、讲话、变得不分亲疏,是会让父母担心的。虽然有这些社会互动明显的进步,但仍缺乏察言观色的本事,例如看到别人脸色表情不对了,他还是继续讲下去,常常惹来别人讨厌的反应却不自知。又如,对别人的痛苦和快乐不知如何适时适当的反应;不知道别人玩的游戏规则,而无法和同学玩在一起;不知道要如何交朋友,如何和朋友打成一片。总之,「人际互动」这一部份,虽然在小学阶段进步很多,但仍然有显著的障碍存在。
三、固定性的同一行为: 在同一性行为方面,这个年龄的孩子呈现不同的问题:1.高功能的孩子,常以特殊的偏好,譬如对地图、公车路线特别有兴趣,甚至背下每个路线站牌名,不只这样,礼拜天还要亲自去坐,到每一站他就背一堆他看过的相关资料。也有些孩子的特殊偏好是画画,画得非常专心,常常画相同的主题,上课也在画。比较不容易处理的是固定的想法,某个念头反复出现,逢人就说,如果是暴力的念头而付诸实行,是会很困扰的。2.中低功能缺少互动或自我刺激的行为,如:喜欢翻书、敲、弄出声响、做怪异动作…等等。
接下来,我想谈几个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父母比较常在门诊和我讨论的问题:
一、学校问题: 1. 学习能力:患自闭症的孩子擅长记忆、反复做同样的事,譬如有些孩子模仿画得很仔细十分逼真,美劳做得很好,但比较缺乏的是概念形成和理解能力,因此抽象的概念、理解性的考试题目、一些「假装」、「想象」的题目对他们而言是很难作答的。譬如教算术:1+1、2+3,不断反复教,大都可以学会,字也写得很漂亮、很会背,但面对应用问题、造句、作文、问答题时,就很困难,即使是中、高功能的孩子也有困难。因此为了他以后在谋生技巧方面的需要,对中高功能的孩子应以看得懂通知单、看得懂简单的工作场所操作程序为教育目标,不要设立太高的孩子达不到的目标。在普通班的孩子,只有少部份到中高年级时还能跟得上,大部份要特教班的协助。 2. 选择班级:孩子到底应该读普通班还是特教班?这个问题和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如果政府没有编派适合的老师、执行合适的教材和教法,教育安置的理论再讲也是白讲。在座很多中、高年级孩子的家长,都已经体会过跟学校、老师沟通的挫折。我认为班级的选择要看孩子的能力如何?有无行为情绪问题?老师的接纳度和教室管理技巧如何?其它学生的和家长的接纳度如何?综合考虑而决定。 3. 和老师沟通:为了促进孩子在学校继续进步,有赖与老师适当的沟通。有些老师对自闭症的孩子筑起一道排斥的墙,孩子在那种环境过得非常辛苦。碰到接受孩子的老师,为了让孩子「多一点」进步,要和老师保持联络,在尊重老师的专业的原则下,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特征和较有效的处理行为和情绪问题的方法,使孩子可以比较快的稳定下来学习。孩子的同学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请老师教导同学以适当的态度对待孩子,并促进孩子的人际互动、语言沟通及自理能力的发展,以及建立良好的习惯,以利其未来的发展。
 二、 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是学龄期自闭症患者的常见问题。随着年龄渐增,孩子对情绪的认知和表达的能力都越来越进步,父母为他的进步而高兴,但进步也常带给照顾的另类问题。例如:对别人欺负他的事情比较能理解而会难过生气,这时父母要怎样安慰他呢?看到他生气,回家后破坏东西、自言自语等,原先已消失的问题行为在遇到挫拆时,遇到不快乐、生气的事情时,反而更变本加厉,实在让父母不知所措。还有,孩子也会嫉妒、报复,甚至反击,尤其是在电视上看到某人被人欺负后用武器报复的例子,而加以模仿,当被欺负时,他居然真的带了一把水果刀到学校去,而使老师家长乱成一团,要求家长把孩子留在家里「休息」几天。随着能力成长,孩子的自尊愈来愈高,要求愈来愈多,自主性愈来愈强,要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但却对整体环境不够了解,而不明白他想做的是不恰当的事。例如半夜要爸爸骑摩托车载他绕一圈,爸爸很累了不允许,但他认为他想要,为什么爸爸不答应他,就大发脾气。像这样,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来想事情,会使别人觉得:「这个人怎么那么没同情心?」又譬如看到妹妹哭自己觉得难过,他想叫妹妹不要哭,但不知道用适当的方法,可能过去拍她两下,结果妹妹哭得更大声。这就是因为不会站在妹妹的立场去想:她为什么哭?我要讲什么话用什么方法安慰她?类似这些,还有许多的情绪有关的问题可以讨论。
三、自伤或攻击行为: 大约50%的自闭症孩子,到了青春期有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阶段要做一些预防,否则到了青春期身体变壮力大无穷,如果出现攻击行为就很难处理,有自伤行为也阻止不了。预防和处理自伤或攻击行为很简单的通则,就是「帮他建立常规」和「促进沟通表达」,也就是把「生活结构化」:建立上学的习惯,建立在教室内听课的习惯,建立跟同学玩的习惯,建立做功课、帮忙做家事的习惯,有什么困难,教他表达而不必用发脾气等不恰当的方法表达,以及建立照顾自己,像刷牙、洗脸、穿换衣服、去便利商店买盐、糖或他喜欢喝的可乐等,建立这些常规,是帮忙自闭症患者最重要的事。大人先稳定下来,帮他建立常规,他的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减少,自我伤害、攻击都会减少 .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